第十二章
书迷正在阅读:永嘉八年、坚腥励尘、科学御仙、她在艺校学秦腔、被娱乐圈太子视为眼中钉后、龙山城的剑、爱择一人,何必苦苦恋、华夏大美时刻、很难说爱你、神界外传之日常
房间里,吴通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纸,正仔细端详。
纸上写有几行字,有人的名字,也有帮派的名字。
有的名字被笔抹上一条杠,有的名字用朱砂画上红圈。
吴通从中间的位置找到胡归一、柳盈盈两个人的名字,提起笔,滚过墨汁,在两个人的名字上画了一道横线。
随后他又找到倒数第三个名字,提笔准备画上横线时,笔尖却在林恨的名字上久久不能落笔。
“林恨啊林恨,我实在想不出,世上除了那个人,还有谁能真正杀死你。黑白双剑吗?我觉得他俩终究还是差一些,你就这么死了,恕我实在是不能相信。”
于是,吴通放下毛笔,又从笔筒里拿出另一支毛笔,点上朱砂在林恨的名字上画了一个红圈,又在名字下面写了一个“乎”字。
与此同时,在赊梅山庄那座偏僻院落的书房里,少庄主厉剑星也同样在看一张名单。
这张名单上记录的帮派势力,与吴通手里的名单几乎相同。
不同的是,这张名单没有记录个人的名字,还有就是少了自己这赊梅山庄的名字。
有脚步声匆匆进了院子,能进这座院子的无非只有他最信任的三五人。
厉剑星小心翼翼的将名单折叠,放进袖口中,随后敲门声想起。
“进。”
房门被推开,进来的人白面精瘦,腰间别了一把铁折扇,正是有假探花之称的刘先甲。
刘先甲掩上房门,厉剑星立马起身相迎。
“少庄主,属下回来了。”
武夷山鹰嘴岩的事了,刘先甲与死了三个人的云门十四大兄,在山上山下找了一天,确认林恨和黑白双剑都死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后,这才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的赶回赊梅山庄。
“怎么样了!”
厉剑星急切的想要从刘先甲口中听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刘先甲缓慢而又坚定的点了点头。
“林恨一刀刺穿夫妇二人,夫妇二人临死之前抓住林恨,一起跳崖了。”
“尸体呢?”
“粉身碎骨。”
“可有辨认身份?”
“残肢断骸,面目全非,但能从衣服和兵刃上分辨出来。”
厉剑星长出一口气,他走到桌案前,拿起茶壶倒上两杯茶。
一杯给刘先甲,一杯给自己。
自打刘先甲进门到现在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厉剑星已经觉得口干舌燥。
“连夜赶路不免疲乏,快喝杯茶。”
“谢少庄主!”
厉剑星递过去一杯茶,刘先甲双手接过,一饮而尽。
厉剑星紧紧抓住刘先甲的肩膀,毫不掩饰心中的激动,郑重的对刘先甲说:
“先甲,我身边多亏有你!”
刘先甲道:
“我的命是老庄主救的,老庄主不在,我的命就是少庄主的。”
厉剑星欣慰的拍拍刘先甲的肩膀,说道:
“一路劳顿,真是辛苦你了,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
刘先甲抱拳拱手:
“是。少庄主若没别的事,属下就先告退了。”
厉剑星点点头,刘先甲离开了书房。
厉剑星拿起茶壶,对着壶嘴咕咚咕咚大口喝了起来,这会儿好像怎么喝都不觉得解渴。
待一壶茶喝干净,厉剑星坐靠在椅子上满脸疲惫,轻轻合眼,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可怕的人终于死了,害我夜不能寐,寝不能安…苦矣…”
门外又有脚步声传来,脚步声很轻,随后房门被人扣响。
“进吧。”
管家推开了房门,并没有进屋,只是站在门口毕恭毕敬的说道:
“少爷,吴先生在茶室等候。”
“知道了,请吴先生稍候。”
管家得到答复后关上房门离开,没过多久,厉剑星也离开了别院,走进一间装饰典雅的茶室。
吴通坐在蒲团上等候,旁边有茶奴跪在地上奉茶。
厉剑星进入茶室后,对茶奴一抬手。
“这里没你的事,退下吧。”
茶奴退出茶室后,厉剑星亲自为吴通斟茶。
“许久不见吴先生,不知吴先生的罗盘是否打造完成了?”
吴通道:
“虽然天外奇石已经得到,但是要打造一个罗盘、一把钥匙,难度确实不小,况且还差几种材料,少庄主还需耐心。”
厉剑星问道:
“吴先生这次来找我,是不是缺少什么材料?”
吴通答道:
“非也。”
厉剑星问道:
“那吴先生此次找我,是所为何事?”
吴通说道:
“我虽闭关研究天星罗盘的锻造技术,却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林恨与黑白双剑决斗的事情我却也知晓,只是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厉剑星微微一笑,说道:
“我与吴先生之间无话不可说。”
吴通道:
我投入少庄主门下,自觉得少庄主不应为了眼前一点利益而放弃高瞻远瞩,现在就杀了林恨是否有些cao之过急了。”
厉剑星明白吴通话中的意思,他是想让自己借着林恨的手在江湖上立足。
吴通此次前来无非就是想看看,自己对待这件事究竟是什么态度。
厉剑星又回想起当初刘先甲劝自己,在杀林恨之前,不妨利用林恨来铲除自己的对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吴通的认可。
当然自己也做了,桃花坞、天晶宫,都是借助林恨之手铲除的。
但一想到那个杀神,厉剑星的面色就变得阴沉,他苦笑一声喝光了杯中的茶,才缓缓开口。
“先生不知,我并非不想继续利用林恨,只是……”
看到厉剑星面露难色,吴通不解的问:
“只是什么?”
“只是那人太过恐怖,我也是无可奈何才出此下策。”
“哦?此话怎讲?”
厉剑星叹了口气,直摇头。
“吴先生可听说过天晶宫?”
吴通道:
“听说过。天晶宫在江南颇有名望,虽然比不上那些扎根百年的宗门教派,但也是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帮。”
厉剑星起身在茶室内缓步行走。
“此事说来话长,也是与当年一段往事有关,吴先生且听我从头道来。”
吴通静静听着厉剑星说出一段往事。
“江南施家从唐末到真宗,历经数代起起落落,最终在最后一代家主施名斗这里,成就了富甲半个江南的豪商。”
“施家的生意遍布天下,囊括各个行当,家父十七岁就跟随施家的镖局押镖,一干就是十多年。他经历了老家主把位子传给新家主,也经历了施家从信州一方富商摇身一变成了富甲半个江南的豪商。”
“十五年前,家父已经成为了长兴镖局的总镖头,但他厌倦了一直活在施家的树荫下,于是选择了离开施家。”
“离开施家后,家父带着我们一家,用这些年攒下的钱建立了赊梅山庄。”
“赊梅山庄成立后,家父通过多年来结交的江湖朋友,开始做起了一些存在于暗处的买卖,这些买卖利润高,风险却大,杀人越货不可避免。”
“可是即便有江湖朋友的帮衬,生意也不好做。”
说到这里,厉剑星顿了顿。
吴通立马猜出了其中缘由,说道:
“有人打压生意,是天晶宫?”
厉剑星点头道:
“不愧是吴先生,一下子就猜到是有人打压生意,这人正是天晶宫的大掌门。”
厉剑星继续说道:
“我爹做江湖生意三年,没有任何起色,甚至屡次遭人干预,为此还受过伤,做这些事的正是天晶宫。”
“杀人越货、替人消灾这种见不得光的买卖,那些有名望的宗门教派根本不屑去做,愿意去做的无非就是我们这种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小帮小派。”
“但是天晶宫一直想独揽江南的生意,所以暗中对其他的帮派进行打压,导致其他帮派对天晶宫有极大的的不满,对其却又无可奈何。”
“说来也巧,那时正当诸多帮派被天晶宫打压到喘不过气的时候,那个被人遗忘的传言又开始在江湖上流传开来,只是并没有几个人相信。”
吴通道:
“是有关黄王宝藏的传言?”
厉剑星道:
“正是。”
“其实当年,在施名斗成为施家家主之后,施家好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崛起,让家父不解了好几年,直到有传言说黄王宝藏就埋在施家庄后山中,家父对此深信不疑。”
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林恨的出现也有了解释。
吴通道:
“所以,十二年前施家惨案便有令尊参与。”
厉剑星道:
“是的,家父对施家再熟悉不过,知道施家何时祭祖。”
“在祭祖的那一天,所有在外的施家子孙都要回到这里祭祖。”
说着,厉剑星站起身走到门前,打开门,手指着山下一片茂密的树林。
“那里就是曾经的施家庄,从一个村子变成了一片树林。”
“十二年前,我爹趁着施家祭祖之际,召集了三十八名江湖好手,夜袭施家庄,施家庄上下四十七户,共二百一十三口人,全部斩草除根,然后点了一把大火全给烧掉。”
吴通听的背脊一阵发凉:
“杀光四十七户,二百多人,难道只是为了一个传言?”
厉剑星关上门,笑着说:
“非也,我爹是为了赊梅山庄的未来。虽然当时没有找到所谓的黄王宝藏,但光是施家留下的财产,就足够我们这些夹缝中生存的帮派崛起。”
“两年的时间,我爹用了两年的时间,暗中消化了施家遗留的七成财产,就连生意也有半数被我赊梅山庄吞并。”
“十年前,我爹把整个赊梅山庄迁到这里。一来是此处偏僻,与人为敌时不易被人毁掉根基;二来就是寻找所谓的黄王宝藏。”
“自从在施家庄得到不少好处之后,我赊梅山庄明面上的生意兴旺,暗处的生意也非从前可比。”
“两年,我赊梅山庄在江南的地位就能比肩创派五十多年的天晶宫,天晶宫从那时起就再也无法打压我们。”
“可是天晶宫大掌门不知从何处得到了当年施家庄的真相,并以此为要挟,要我交出黄王宝藏的秘密,否则便把施家庄惨案的真相告诉林恨。”
厉剑星说着,冷笑一声:
“他真是太小瞧我厉某人了。”
“林恨总带在身边的那个小子在我手里,我想要林恨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所以,我要林恨去杀天晶宫大掌门。”
厉剑星越说越激动,走到吴通身旁扶住吴通的肩膀。
吴通感觉到了厉剑星浑身都在颤抖。
“少庄主抖得为何如此厉害?”
厉剑星脸色惨白,额头开始冒冷汗。
“因为我怕。”
吴通问:
“怕什么?”
厉剑星答道:
“怕林恨。”
吴通道:
“我知道那个人很厉害,但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厉剑星拿起一杯茶水,茶水在杯中跳动。
“天晶宫外,我见过他杀人,手起刀落,无人能敌。那一夜,天晶宫元气大伤,大掌门不知所踪。”
吴通道:
“不知所踪?”
“少庄主是怕林恨从天晶宫大掌门口中得到什么对赊梅山庄不利的消息,所以抓了黑白双剑的女儿,逼黑白双剑出手与之决斗。”
厉剑星喝光了杯中的茶水,身子才慢慢的不再发抖。
“林恨若是真的想杀一个人,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谁能够阻挡,我怕了,实在是怕了。”
自从林仇和胡可人重创了那个名叫许围的护院壮汉,逃走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厉剑星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半个多月没睡过安稳觉,生怕自己一闭上眼睛,林恨就要了自己的命。
“好在…他现在已经死了…”
厉剑星将茶杯随手一扔,像喝醉了一样躺在茶室的地上,疲惫的合上了眼,没过多久就有鼾声响起。
吴通冷冷的看了一眼厉剑星,起身走出茶室。
他来到一座山头,看着已经落进西山的太阳,和刚刚挂起的月亮,长叹一声:
“愚蠢又不自知的人,总会坏事。”
纸上写有几行字,有人的名字,也有帮派的名字。
有的名字被笔抹上一条杠,有的名字用朱砂画上红圈。
吴通从中间的位置找到胡归一、柳盈盈两个人的名字,提起笔,滚过墨汁,在两个人的名字上画了一道横线。
随后他又找到倒数第三个名字,提笔准备画上横线时,笔尖却在林恨的名字上久久不能落笔。
“林恨啊林恨,我实在想不出,世上除了那个人,还有谁能真正杀死你。黑白双剑吗?我觉得他俩终究还是差一些,你就这么死了,恕我实在是不能相信。”
于是,吴通放下毛笔,又从笔筒里拿出另一支毛笔,点上朱砂在林恨的名字上画了一个红圈,又在名字下面写了一个“乎”字。
与此同时,在赊梅山庄那座偏僻院落的书房里,少庄主厉剑星也同样在看一张名单。
这张名单上记录的帮派势力,与吴通手里的名单几乎相同。
不同的是,这张名单没有记录个人的名字,还有就是少了自己这赊梅山庄的名字。
有脚步声匆匆进了院子,能进这座院子的无非只有他最信任的三五人。
厉剑星小心翼翼的将名单折叠,放进袖口中,随后敲门声想起。
“进。”
房门被推开,进来的人白面精瘦,腰间别了一把铁折扇,正是有假探花之称的刘先甲。
刘先甲掩上房门,厉剑星立马起身相迎。
“少庄主,属下回来了。”
武夷山鹰嘴岩的事了,刘先甲与死了三个人的云门十四大兄,在山上山下找了一天,确认林恨和黑白双剑都死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后,这才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的赶回赊梅山庄。
“怎么样了!”
厉剑星急切的想要从刘先甲口中听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刘先甲缓慢而又坚定的点了点头。
“林恨一刀刺穿夫妇二人,夫妇二人临死之前抓住林恨,一起跳崖了。”
“尸体呢?”
“粉身碎骨。”
“可有辨认身份?”
“残肢断骸,面目全非,但能从衣服和兵刃上分辨出来。”
厉剑星长出一口气,他走到桌案前,拿起茶壶倒上两杯茶。
一杯给刘先甲,一杯给自己。
自打刘先甲进门到现在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厉剑星已经觉得口干舌燥。
“连夜赶路不免疲乏,快喝杯茶。”
“谢少庄主!”
厉剑星递过去一杯茶,刘先甲双手接过,一饮而尽。
厉剑星紧紧抓住刘先甲的肩膀,毫不掩饰心中的激动,郑重的对刘先甲说:
“先甲,我身边多亏有你!”
刘先甲道:
“我的命是老庄主救的,老庄主不在,我的命就是少庄主的。”
厉剑星欣慰的拍拍刘先甲的肩膀,说道:
“一路劳顿,真是辛苦你了,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
刘先甲抱拳拱手:
“是。少庄主若没别的事,属下就先告退了。”
厉剑星点点头,刘先甲离开了书房。
厉剑星拿起茶壶,对着壶嘴咕咚咕咚大口喝了起来,这会儿好像怎么喝都不觉得解渴。
待一壶茶喝干净,厉剑星坐靠在椅子上满脸疲惫,轻轻合眼,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可怕的人终于死了,害我夜不能寐,寝不能安…苦矣…”
门外又有脚步声传来,脚步声很轻,随后房门被人扣响。
“进吧。”
管家推开了房门,并没有进屋,只是站在门口毕恭毕敬的说道:
“少爷,吴先生在茶室等候。”
“知道了,请吴先生稍候。”
管家得到答复后关上房门离开,没过多久,厉剑星也离开了别院,走进一间装饰典雅的茶室。
吴通坐在蒲团上等候,旁边有茶奴跪在地上奉茶。
厉剑星进入茶室后,对茶奴一抬手。
“这里没你的事,退下吧。”
茶奴退出茶室后,厉剑星亲自为吴通斟茶。
“许久不见吴先生,不知吴先生的罗盘是否打造完成了?”
吴通道:
“虽然天外奇石已经得到,但是要打造一个罗盘、一把钥匙,难度确实不小,况且还差几种材料,少庄主还需耐心。”
厉剑星问道:
“吴先生这次来找我,是不是缺少什么材料?”
吴通答道:
“非也。”
厉剑星问道:
“那吴先生此次找我,是所为何事?”
吴通说道:
“我虽闭关研究天星罗盘的锻造技术,却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林恨与黑白双剑决斗的事情我却也知晓,只是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厉剑星微微一笑,说道:
“我与吴先生之间无话不可说。”
吴通道:
我投入少庄主门下,自觉得少庄主不应为了眼前一点利益而放弃高瞻远瞩,现在就杀了林恨是否有些cao之过急了。”
厉剑星明白吴通话中的意思,他是想让自己借着林恨的手在江湖上立足。
吴通此次前来无非就是想看看,自己对待这件事究竟是什么态度。
厉剑星又回想起当初刘先甲劝自己,在杀林恨之前,不妨利用林恨来铲除自己的对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吴通的认可。
当然自己也做了,桃花坞、天晶宫,都是借助林恨之手铲除的。
但一想到那个杀神,厉剑星的面色就变得阴沉,他苦笑一声喝光了杯中的茶,才缓缓开口。
“先生不知,我并非不想继续利用林恨,只是……”
看到厉剑星面露难色,吴通不解的问:
“只是什么?”
“只是那人太过恐怖,我也是无可奈何才出此下策。”
“哦?此话怎讲?”
厉剑星叹了口气,直摇头。
“吴先生可听说过天晶宫?”
吴通道:
“听说过。天晶宫在江南颇有名望,虽然比不上那些扎根百年的宗门教派,但也是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帮。”
厉剑星起身在茶室内缓步行走。
“此事说来话长,也是与当年一段往事有关,吴先生且听我从头道来。”
吴通静静听着厉剑星说出一段往事。
“江南施家从唐末到真宗,历经数代起起落落,最终在最后一代家主施名斗这里,成就了富甲半个江南的豪商。”
“施家的生意遍布天下,囊括各个行当,家父十七岁就跟随施家的镖局押镖,一干就是十多年。他经历了老家主把位子传给新家主,也经历了施家从信州一方富商摇身一变成了富甲半个江南的豪商。”
“十五年前,家父已经成为了长兴镖局的总镖头,但他厌倦了一直活在施家的树荫下,于是选择了离开施家。”
“离开施家后,家父带着我们一家,用这些年攒下的钱建立了赊梅山庄。”
“赊梅山庄成立后,家父通过多年来结交的江湖朋友,开始做起了一些存在于暗处的买卖,这些买卖利润高,风险却大,杀人越货不可避免。”
“可是即便有江湖朋友的帮衬,生意也不好做。”
说到这里,厉剑星顿了顿。
吴通立马猜出了其中缘由,说道:
“有人打压生意,是天晶宫?”
厉剑星点头道:
“不愧是吴先生,一下子就猜到是有人打压生意,这人正是天晶宫的大掌门。”
厉剑星继续说道:
“我爹做江湖生意三年,没有任何起色,甚至屡次遭人干预,为此还受过伤,做这些事的正是天晶宫。”
“杀人越货、替人消灾这种见不得光的买卖,那些有名望的宗门教派根本不屑去做,愿意去做的无非就是我们这种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小帮小派。”
“但是天晶宫一直想独揽江南的生意,所以暗中对其他的帮派进行打压,导致其他帮派对天晶宫有极大的的不满,对其却又无可奈何。”
“说来也巧,那时正当诸多帮派被天晶宫打压到喘不过气的时候,那个被人遗忘的传言又开始在江湖上流传开来,只是并没有几个人相信。”
吴通道:
“是有关黄王宝藏的传言?”
厉剑星道:
“正是。”
“其实当年,在施名斗成为施家家主之后,施家好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崛起,让家父不解了好几年,直到有传言说黄王宝藏就埋在施家庄后山中,家父对此深信不疑。”
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林恨的出现也有了解释。
吴通道:
“所以,十二年前施家惨案便有令尊参与。”
厉剑星道:
“是的,家父对施家再熟悉不过,知道施家何时祭祖。”
“在祭祖的那一天,所有在外的施家子孙都要回到这里祭祖。”
说着,厉剑星站起身走到门前,打开门,手指着山下一片茂密的树林。
“那里就是曾经的施家庄,从一个村子变成了一片树林。”
“十二年前,我爹趁着施家祭祖之际,召集了三十八名江湖好手,夜袭施家庄,施家庄上下四十七户,共二百一十三口人,全部斩草除根,然后点了一把大火全给烧掉。”
吴通听的背脊一阵发凉:
“杀光四十七户,二百多人,难道只是为了一个传言?”
厉剑星关上门,笑着说:
“非也,我爹是为了赊梅山庄的未来。虽然当时没有找到所谓的黄王宝藏,但光是施家留下的财产,就足够我们这些夹缝中生存的帮派崛起。”
“两年的时间,我爹用了两年的时间,暗中消化了施家遗留的七成财产,就连生意也有半数被我赊梅山庄吞并。”
“十年前,我爹把整个赊梅山庄迁到这里。一来是此处偏僻,与人为敌时不易被人毁掉根基;二来就是寻找所谓的黄王宝藏。”
“自从在施家庄得到不少好处之后,我赊梅山庄明面上的生意兴旺,暗处的生意也非从前可比。”
“两年,我赊梅山庄在江南的地位就能比肩创派五十多年的天晶宫,天晶宫从那时起就再也无法打压我们。”
“可是天晶宫大掌门不知从何处得到了当年施家庄的真相,并以此为要挟,要我交出黄王宝藏的秘密,否则便把施家庄惨案的真相告诉林恨。”
厉剑星说着,冷笑一声:
“他真是太小瞧我厉某人了。”
“林恨总带在身边的那个小子在我手里,我想要林恨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所以,我要林恨去杀天晶宫大掌门。”
厉剑星越说越激动,走到吴通身旁扶住吴通的肩膀。
吴通感觉到了厉剑星浑身都在颤抖。
“少庄主抖得为何如此厉害?”
厉剑星脸色惨白,额头开始冒冷汗。
“因为我怕。”
吴通问:
“怕什么?”
厉剑星答道:
“怕林恨。”
吴通道:
“我知道那个人很厉害,但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厉剑星拿起一杯茶水,茶水在杯中跳动。
“天晶宫外,我见过他杀人,手起刀落,无人能敌。那一夜,天晶宫元气大伤,大掌门不知所踪。”
吴通道:
“不知所踪?”
“少庄主是怕林恨从天晶宫大掌门口中得到什么对赊梅山庄不利的消息,所以抓了黑白双剑的女儿,逼黑白双剑出手与之决斗。”
厉剑星喝光了杯中的茶水,身子才慢慢的不再发抖。
“林恨若是真的想杀一个人,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谁能够阻挡,我怕了,实在是怕了。”
自从林仇和胡可人重创了那个名叫许围的护院壮汉,逃走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厉剑星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半个多月没睡过安稳觉,生怕自己一闭上眼睛,林恨就要了自己的命。
“好在…他现在已经死了…”
厉剑星将茶杯随手一扔,像喝醉了一样躺在茶室的地上,疲惫的合上了眼,没过多久就有鼾声响起。
吴通冷冷的看了一眼厉剑星,起身走出茶室。
他来到一座山头,看着已经落进西山的太阳,和刚刚挂起的月亮,长叹一声:
“愚蠢又不自知的人,总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