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玄幻小说 - 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七章 皇帝出宫寻欢去了

第三十七章 皇帝出宫寻欢去了

    什么?

    皇帝竟然不在延和宫!

    蔡京听罢变了脸色,“王黼,咱们走!”

    王黼一头雾水,刚才杨球的窃窃私语他可没听见。

    不过,此番入宫以蔡京为主,蔡京要出宫,那就出宫吧,“太师,这奏本?”

    蔡京冷哼一声,杨球急忙应道:“太宰将奏本交给咱家,等圣上出关,一定及时传奏,绝不误事!”

    王黼见蔡京没有反对,当即递出了烫手山芋。

    不见皇帝有不见皇帝的好处,最起码不用面对皇帝的斥骂。

    一路上,王黼始终在猜测杨球所说之言,究竟是什么话竟让蔡京这老狐狸知难而退?

    好在蔡京没有让王黼等太久,待二人重回府邸,蔡京揭开了谜底:“圣人出宫了。”

    王黼吸了口冷气,道君皇帝竟然不在皇宫,那他去了哪里?

    对了,传闻圣人喜欢上一个名叫李师师的名妓,莫不是去了她那里吧?

    王黼琢磨着要不要运用此事进一步为自己牟取利益,忽听蔡京说道:“既然奏本递上去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有圣人裁断,将明不必忧虑。”

    王黼当然不担心方腊,他担心的只是皇帝可能的责骂罢了,现在事情得以解决,自然要好生感谢一下蔡京,“若不是老太师忠贞为国,今日这奏本怕是难以进宫,学生在此谢过了。”

    蔡京捋须笑道:“将明,你我二人之间不必如此,老夫老了,这大宋还要靠你来辅佐呀!”

    王黼正要谦辞,外头忽有人递来急报。

    王黼看罢变了脸色,“太师,梁山贼有异动,他们俘了索超,抢了大名府!”

    蔡京深吸一口气,大名府梁中书可是他的女婿。

    现在大名府造贼劫掠,这梁中书逃不开一个失察无能之罪!

    “太师且看急报!”

    蔡京没有拒绝,接过急报便看了过来。

    原来梁山好汉兵分两路,一路人马以宋江为饵,诱使宋军大将索超出寨作战,另一路人手化整为零潜入大名府,杀散官军,劫走了城中金银辎重,可谓嚣张至极!

    蔡京大怒,“索超该杀,梁中书该杀!”

    王黼干咳一声,“梁中书固然有失察之责,却不是失地的罪魁祸首,依我看,若不是索超贪功冒进,大名府绝不会失守!”

    蔡京微微颌首,他知道王黼这是在投桃报李,报答今日入宫一事,当下便说道:“睦州方腊虽然势大,但距离汴京足有数千里,可大名府却不同了,此地距离汴京不过四百里,一旦梁山贼人裹挟无知百姓,数日便可抵达汴京,将明,轻重缓急可要分清楚。”

    王黼当然明白,“先灭梁山贼,再图方腊!”

    蔡京皱眉片刻,有了主意:“老夫倒是有两计既可平宋江,又可剿方腊。”

    王黼来了精神,“老太师有何高见?”

    “老夫听闻凌州有团练使单廷珪、魏定国,此二人练兵有方,何不让枢密院请旨差遣这支兵马?”

    王黼击掌称赞,“太师高见,凌州距离大名府不过百十里,枢密院调令一下,便可星夜来援!此计可成!”

    “至于睦州方腊,可让内侍省同知谭稹驻节东南,加封两浙宣抚使,授以节制东南各路军事、开府建衙之权!”

    王黼眼前一亮,谭稹此人虽是宦官出身,却跟童贯一般素有勇武,最重要的是此人深受皇帝信赖,有这人出马,那就不必动用西军了,要知道,那可是用来收服燕云十六州的精兵强将!

    “老太师深谋远虑,学生佩服!”

    当天深夜,皇帝连夜宣召蔡京、王黼入宫见驾。

    途中,蔡京一言不发,他将出风头的机会全部让给了王黼。

    当然了,倘若单廷珪、魏定国剿不灭宋江,又或者谭稹对方腊无能为力,那就跟蔡京无关了,这都是王黼之策嘛!

    半个时辰之后,枢密院的调令便送往凌州,而中书省的旨意也昭告天下。

    王黼所言,道君皇帝全盘采纳,并无改动,此时,赵佶依旧把重点放在了北方的燕云十六州,至于宋江、方腊之流,在所有人眼中不过是小小蟊贼,不值一提。

    建德城内,方腊听取方肥的意见,决定大肆选拔人才为己所用,方式倒是很简单,文试一场、武试一场,文武两场只要有一场通过选拔即可录用!

    这一日,一张盖有太平将军红色印章的告示张贴到了建德城四门。

    短短几日的接触,太平军言出必践,公平待人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如今,告示刚刚张贴,附近就挤满了闻讯赶到的城中百姓。

    “选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有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今有睦州太平军欲为天下黎民求太平,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凡我大宋子民,不分南北,不分贵贱,不分性别,唯才是举,得而用之!”

    “有意者三日后可参加文试、武试,通过后,每月可享受六十贯俸禄,三石米粟!”

    有宋一朝,科举门槛比后世更为严格,首先必须是为朝廷交过税赋的主户,其次必须身世清白,户籍清楚、祖孙三代无罪,未曾经商、出家、从艺等等,简单来说,只有士绅以及小有薄产的本地百姓才有应试的资格,当然了,应试前还需要本地大户作保,证明无作jian犯科之劣迹。

    上述种种,在一定程度上锁死了底层百姓进入政权的可能性。

    如今,方腊的宣贤令一出,当即轰动异常。

    要知道,宋时的活字印刷术极大地降低了书籍的印刷成本,这就使得民间的识字率大为提升。

    现在,太平军愿意不问出身,唯才是举,自然有人前来投靠。

    反正无需花钱,试一试也没什么。

    当然了,真正心怀朝廷、或者对太平军心存怀疑的人是不会参试的,他们担心朝廷秋后算账。

    方腊从未想过可以拉拢所有人,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团结绝大多数的底层百姓,拉拢一批可以拉拢的士子,再狠狠打击一批为非作歹的士绅大族。

    这样一来,起码可以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