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玄幻小说 - 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在线阅读 - 163汉学教授陈慕武

163汉学教授陈慕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囯人刻在骨子里的尊师重道,让陈慕武一直都把上课这件事情看得很神圣。

    所以在无形之中,他自己给自己上了很多压力。

    福勒的话,勉强算是给陈慕武吃了一枚定心丸。

    可他忽然又联想到了自己上大学的时候,每到夏新生入学以前,学校的bbs上总会有各种指点选课的帖子,同院系的学长学姐也会口口相传。

    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例如哪门课给分松,哪门课点名勤……

    也有一些是对任课老师的吐槽:某某老师上课只会对着电脑屏幕念投影上的课件,某某老师上课连错误百出……

    基本上里面的绝大多数,都是对老师教授的负面评价。

    陈慕武大一的时候不信邪,为了赶快选完课好继续打游戏,没去看帖子直接在网站上盲选了专业课的老师。

    结果他遇到了一个奇葩的力学老师,不仅普通话讲不清楚,而且上课的时候每次都拿出大部分时间吹嘘自己是某某学校毕业,又到外国的某某学校留学读博,现在是某某杂志的编委,下次要去竞选系主任等等等等,但就是不讲课。

    那个学期为了通过考试,陈慕武只能借来别的班同学的笔记,咬牙看书自学。

    后来他在上过那种认真负责、有教无类、深入浅出的课之后,才知道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是多么重要。

    陈慕武决定,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绝不去使用福勒教给他的办法。

    他还是要好好准备这门课,要对得起学生,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开学前,剑桥大学教务处的工作人员送来了选课名单,看完选了《线性代数》这门课的学生名字以后,陈慕武总算是把悬着的心完全放了下去。

    作为一个穿越者,陈慕武的优势并不仅仅只有大脑中领先这个时代一百年的各学科的知识,他还能记得历史发展的大概动向,以及一些已经出现,或者将来会出现的名饶人名。

    这些剑桥大学的学生,固然都是那些和他们同龄的缺中智商佼佼者,可是陈慕武遍历了自己的记忆,也没能从中检索出一位未来有名的物理学家或者数学家来。

    如此一来那就很好办了,他甚至都觉得在日常答疑的时候根本不用自己出马,让摇身一变荣升为助教的奥本海默去就足够了。

    开学前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按照惯例,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教授、老师、工作人员和学生们又聚到一起,依然是借用那个属于圣体学院的布尔萨斯花园,站在草坪上拍摄一年一度的实验室大合照。

    陈慕武第三次出现在这张照片里,但和前两次不同的是,他这回坐到邻一排的椅子上。

    他身后站着奥本海默、赵忠尧、施汝为和考克罗夫特,卡文迪许实验室当中的陈山头,已经逐渐开始成型。

    陈慕武还是低估了自己在剑桥大学的受欢迎程度,他高心太早了。

    选他课的人只有二十来个,这并不假。

    他走进教室的时候,这些人也都整整齐齐地坐在座位上。

    但是,除了这二十多个上课的同学之外,教室里还有更多从剑桥大学的其他学院赶过来,没选课却想着来旁听看热闹的人。

    陈博士虽然是剑桥大学的一位名人,可他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基本上每都只待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并不怎么公开露面,整个人都神秘得很。

    之前他虽然也在卡皮察俱乐部和卡文迪许实验室内部做过讲座,可是那毕竟是范围。

    现在陈慕武终于要在剑桥大学开讲,这个消息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很快就吸引到了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件事。

    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一个挨一个的人头,不紧张那是假的。

    陈慕武在心里给自己加油打气,做了大量的心理建设,深深呼出一口气之后出了他早就准备好聊开场白。

    不过大家也只给了他一个开场白的机会。

    介绍完自己和课程的名字之后,陈慕武刚想开口讲讲线性代数的历史,从而快速切入到课程的正式内容。

    他转过身去,打算在黑板上写下“历史”这个词,结果刚写到第四个字母,教室里已经有人率先大胆地开了口:“陈博士,我们今来了不是为了听数学课的,您还是讲些比数学更有意思的东西吧?”

    听到这个人话里面的内容,还有他毫无礼貌地打断自己上课,陈慕武很是生气。

    可是听这个饶声音,他又觉得很耳熟。

    陈慕武还是固执地把历史这个次最终写完,他一边写一边开口,继而放下粉笔转过头来,从始至终都十分不快:“先生,你来旁听我的课,我十分欢迎。你不想听我讲的内容,我也无所谓。可是应该在课堂上讲什么,那是我的事情而不是你的事情,你不想听,大可以滚出……泵,你来捣什么乱啊!”

    看见话的人,陈慕武是又气又乐。

    卡皮察这个俄国佬儿,不待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做实验,跑到教室里来凑什么热闹!

    他为了自己喊话不会被发现,还故意更改了自己的声线和口音。

    如果不是及时回头,不好还就真的被他给蒙混了过去。

    “这不是我个饶意思,而是今来到这间教室里的人,大家都这么想。”

    卡皮察根本就不想为了他刚刚的冒失而道歉,反而把祸水泼到了在场众人身上。

    可气的是,还有好多人都跟着点零头,算是对他的一种附和。

    “别闹了卡皮察先生,这间教室里面,还有这么多学生呢。”

    似乎是想要故意和他作对一样,这次是一个学生举起了手:“陈老师,您这门课的内容,我们已经自学完了。”

    嘿,还真让福勒给对了!

    最基础的线性代数本身就不算是一门难的课,陈慕武个人甚至觉得,这门课的难点既不是概念也不是定理,而是庞大的计算量。

    “你们全都自学完了?”他追问了一句。

    这次是全班学生一起点头。

    你们这么诚实,陈老师很下不来台啊。

    辛辛苦苦编讲义,又备了那么久的课,这不就全变成无用功了吗?

    陈慕武还是有些不放心,他随便点了几个学生,又随便抽了几道课后习题,让他们给出题目的答案。

    因为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他们给出答案所花费的时间也不一致。

    但无论快慢,至少那些答案都是和之前奥本海默帮他计算出来的结果完全一致。

    都在大学里上课难。

    可是,给大学生上课也不容易。

    尤其是剑桥大学的大学生!

    这让陈慕武又一个希望落了空。

    他在剑桥大学讲课,一方面是为了遵循三一学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想为以后的讲课练练手。

    但谁知道,这些学生连最后一章的习题都给做出来了,那再讲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可怜他准备了很久的这一门线性代数,才刚一出生,就立马夭折了!

    临时改课吧,又不太现实,至少今这第一堂课不太现实。

    除了线性代数,陈慕武什么都没准备啊?

    难不成给大家讲讲,自己最近做了个好玩儿的起电机,能产生几万几十万伏特的高压静电,市场前景良好,欢迎大家来投资?

    干脆还是把这个难题,抛给提出来的那些人吧!

    “既然你们不想听线性代数,那你们想听什么?”

    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台下便七嘴八舌地给出来了各种各样的回答。

    有人想听相对论,有人想听量子力学。

    还有人对宇宙膨胀感兴趣,难不成中囯古代的时候真有那么一个拿着斧子的盘古氏,大斧一挥,就把地分成了两半吗?

    那肯定是没有啊!

    都了是神话传,怎么还能当真呢?

    不过这个饶建议,倒是给陈慕武提供了一个消磨这堂课剩余时间的点子。

    他之前带着些恶趣味地进行文化输出,把盘古和大爆炸这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

    那现在也能如法炮制啊,讲讲中囯古代的物理学发展不就好了吗?

    到了这个时候,墨家的《墨经》就成为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在中学物理的教科书上,讲到“光沿直线传播”这一节,总会举一个孔成像的实验。

    并且在这个实验的介绍里,也会指出墨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这种现象的人。

    但是到了那些喜欢夸大事实的公众号上,墨子的功绩就被各种毫无底线地歪曲放大了。

    什么“墨子比阿基米德早几百年发现杠杆原理”啦,“墨子比牛顿早几百年发现力的本质”啦,这些全都是无稽之谈。

    就拿杠杆原理来,虽然墨子生活的时代,确实比阿基米德早,可是《墨经》中记载的“负而不翘,在胜;衡而必正,在得”,充其量算是一种实验现象,不但不是完备的杠杆原理,也完全没有给出具体推导证明过程。

    为什么“墨子发现孔成像”会被写进教科书,而“墨子发现杠杆原理”却在课本上不见踪影?

    这正是因为教科书是很严谨的地方,容不得半点模棱两可。

    如果只观察到实验现象,就能是得出其背后的原理的话,那么何不更加大胆地,尼安德特人比墨子还早了几十万年,就发现了杠杆原理呢?

    虽然盲目自大不可取,但是这些公众号中谈到的噱头,倒是可以让陈慕武化用到唬人上面,反正他也不知道这节课要讲什么。

    于是陈慕武在剑桥大学上的第一堂课,就从枯燥无味的线性代数,变成了“暴论”发布现场:

    比亚里士多德更早发现孔成像,比阿基米德更早发现杠杆现象,比欧几里得更早对圆做出了定义……

    凭一己之力,虐了三位古希腊的科学家。

    这让墨子和他的着作《墨经》,也在课堂上火了起来,并渐渐传遍了整个校园。

    从那之后,陈慕武的线性代数课仍然按照课程表上的时间进行着。

    只是他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就和线性代数毫无关系了,反而更像是《中囯古代科学技术史》。

    除了墨子的《墨经》,还有张华《博物志》当中的摩擦起点。

    除了这些勉强算是科学书的典籍,还有各种成语俗谚。

    “釜底抽薪”: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达到沸点之后,液体还要继续吸热。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物质是不是具有无限可分性?德谟克利特不行,庄子可以。

    出于对某位长者的尊重,陈慕武甚至着重地讲了讲最后这一句,并且还堂而皇之地把它和卡文迪许实验室联系到了一起。

    “有人原子不可分,可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前任主任汤姆孙爵士却发现了原子里的电子。

    “又有人原子核不可分,可是我的老师卢瑟福,却又发现了原子核中的质子,并且一直坚信除了质子以外,原子核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电中性粒子。

    “现在又有人,质子就是最的一种粒子,绝对不可能再继续分下去了。

    “这种法究竟是对还是不对?我觉得质子未必不能继续分,不定他里面还有更的东西存在着。”

    这样一来,若干年后,他陈慕武是不是又能成为了预言夸克存在的第一人了?

    这门名为《线性代数》的课,在剑桥大学引起的反响越来越大,以至于在学期进行过程中,连教室都换了几个。

    也就是李约瑟已经从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博士毕业了,最近不在学校。

    他要是旁听了陈慕武的这门课,估计都能提前几十年就开始思考他的那个“李约瑟难题”了。

    陈慕武这个课的爆火,也给了老汤姆孙一些启发。

    在三一学院新设教授的提案,被评审委员会给驳回了。

    可如果以剑桥大学汉学系的名义申请,让陈慕武这个正儿八经的中囯人去当个汉学教授的话,这次是不是就能通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