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木匠皇帝
一脸霸道的李选侍,悍然拦住朱由校去路。 一副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的架势。 朱由校嘿嘿一声冷笑: “我的嫡母孝元贞皇后,已不在人世。 我的生母王才人,也被你活活打死。 如今这个天下,我哪还有母亲? 你多年来,独得先帝恩宠。在这后宫之中,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作恶多端,罪行累累。 就你这样的无德之人,也敢配称我母亲?!真是荒唐…” …… 说完大跨步的向乾清宫门外走去。 与她擦肩而过,狠狠将李选侍撞开。 然后大摇大摆的领着一众文武百官直奔太庙。 ……见此情形。 瘫倒在地的李选侍,整个人失魂落魄的六神无主。 压根想不到之前多年软弱的朱由校,竟然听课间变得如此强势,而又霸道。 莫非这么多年的软弱胆小都是装出来的吗? 没有人回答李选侍。 她哭着鼻子喃喃自语:“我好歹养他这么多年,他就不记得一丁点恩情吗?这个没良心的……” 说完,趴在地上嚎哭不已。 惹得她身边的太监宫女,纷纷面面相觑。 一时间,都没了主意。 ……奉天殿内。 大太监王安朗读起了朱由校的登基诏书: 皇长子由校,仁恭孝友,自幼聪敏,能断大事。勤学多年,可堪重任。着即皇帝位,以统万民。钦此 ……………… 先皇的遗诏一念完。 百官便立刻山呼万岁,一时间喊声震天。 朱由校象征性的抬了抬手: “万历爷和先帝的棺椁尚未下葬,皇陵与国丧,还请诸君多多费心。” 首辅方从哲,忙道不敢。 很是痛快的表示,一定会处理好这事。 然后眼巴巴的望着这个刚刚登基的年轻皇帝。 静静的等待,这位新皇帝的上任第1把火。 ……可谁知朱由校,先是沉默了一会儿。 蹙着眉头说道: “朕刚刚登基,诸位爱卿还望勤加辅佐。朕身边一直缺个可用顺手的奴才。急调,魏忠贤为秉笔太监,常侍君侧,以备差遣。” 首辅方从哲微微皱了皱眉,但也一时间不好阻拦。 毕竟皇帝想提拔一个贴心可用的太监。 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下一道命令,却让文武百官纷纷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见端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微微顿了顿: “传朕旨意,调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左良玉,毛文龙,洪承畴入京,听候觐见。退朝…” 说完退朝,便立刻转身离开了龙椅。 朱由校的这个麻利动作,顿时让百官纷纷撒了眼。 ……一个个老半天,也没搞明白皇帝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见同僚投来质疑的眼神。 首辅方从哲哼哼的甩了甩衣袍: “你们看我做什么?我又不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如何能猜得,圣意何为?” ……离开了奉天殿。 朱由校看了看身边惴惴不安的大太监王安。 哭笑不得说道: “朕调魏忠贤,做秉笔太监。只是差个人手。你也别做他想。这样吧,朕刚刚登基,有件事还需得交给你去做。” 大太监王安,恭恭敬敬的趴在他的脚下: “奴婢恭听皇上差遣。” 朱由校甩了甩宽大的袖子: “她(李选侍)区区一个选侍,霸着皇帝居住的乾清宫,多有不妥。你带上一些宫女太监,移她去南偏苑居住。 入夜时分,朕不想看见乾清宫有任何闲杂人等。 否则,唯你是问。” 说完也不管他作何感想,直接大跨步的朝着御书房走去。 跪在地上的大太监王安不由得目瞪口呆。 南偏苑。 严格来说并不是什么居住场所。 只是太监宫女们,洗衣打杂的一条巷道。 这是妥妥的,要将她打入冷宫了。 (明清皇宫,没有固定的冷宫之说,所谓的冷宫只是泛指。一般是废旧的小房子以及过道。) ……在乾清宫里哭啼着的李选侍。 非但没迎来了册封皇太后的旨意。 反而看到了大太监王安,带来了一大票太监宫女。 二话不说,便请她移宫南偏苑。 闻言的李选侍,犹如五雷轰顶。 如果皇帝,把她移到某个太妃的院子,她也就忍了。 可南偏苑是什么地方。 那压根就没有住人的房间。 只是一条两边夹着宫墙的过道而已。 许多地位低下的嫔妃,被打入冷宫,一般也就是被扔在了这附近。 任由自生自灭。 (明熹宗宠幸过的一个宫女张氏,以及光绪的珍妃,被打入冷宫就是在这里) ……只是李选侍说什么也不甘心。 为什么养了皇帝这么多年?他偏偏记不得自己的恩情。反而刚刚一登基,就把自己打入了冷宫? 看来。…… 自己活活打死他生母的事情。 他记得! 他记得…… 他一直都记得…… 而且辛辛苦苦等到这一天。 为的就是向自己报仇雪恨。只不过想到这里的李选侍,顿时心如死灰。 ……眼见这位李选侍娘娘,瞬间失势。 身边伺候着的宫女太监也毫不犹豫。 直接开始,把她居所里面的金银财宝劫掠一空。 旋即逃之夭夭。 (历史上的李选侍也是在失势之后,金银财宝被身边太监宫女抢夺一空) ……一连几天的早朝。 朱由校都未曾缺席,但他也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 如今的大明国库已经空虚的不成样子。 每天的早朝,扯来扯去都是扯些国库无钱发军饷,无钱赈灾的事情。 朝臣们都在为国库的钱发愁。 但解决的办法却是一个没有。 这些个东林党人。 能做的就是推诿来,推诿去。 让朱由校,气恼不已。 当即便甩着衣袖返回到了乾清宫。 坐在那一堆木工活面前发愣。 ……一连几天都坐在一堆木工活面前。 这可把文武朝臣急坏了。 很快便有御史,问了问首辅方从哲: “首辅大人,皇上刚刚登基,一天到晚就在那堆木工面前瞎忙活,这国家,还怎么治呀?” 首辅方从哲心里,也是有苦无处说,瓮声瓮气的说道: “唉…大明国运如此呀。 先是有嘉靖皇帝,修了几十年的仙。 然后再有万历皇帝,怄了几十年的气(因文武百官不肯立他最疼爱的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为太子)。 本盼着光宗皇帝登基,能够一改朝廷风气,谁知才一个月就驾鹤西去了。 咱们又费老鼻子劲,将这位新皇帝扶上位,也盼着他能够中兴大明。 谁知这才两三天,他就迷上了木工活……更不要说咱们的这位新皇帝,书都没读过几天。 以前是因为在宫里。 性命难保,每天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可现在做了皇帝,依旧不爱读书。 可不识字,又如何治国呢? 唉,罢了罢了! 我们做臣子的,一起去劝劝吧!” (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不识字,闹了很多笑话,这些趣事明史都有记载,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很快,宫外便跪满了哭嚎的大臣。 请求皇帝放下手中的木工活。 每天按时上朝,勤奋打理国政。并向大儒学习识字和治国。 ……正在拿起一节木头的朱由校,不由嘿嘿一声冷笑。 每天上朝看你们扯皮吗? 那多没意思。大 太监王安递来了,宫中遴选嫔妃的折子。 让朱由校过目御批。装模作样拿起来看了看。 朱由校发现和历史上的嫔妃安排,并没有什么出入。 但忽然想起,历史上的朱由校可是不识字的。 这可是一层很好的伪装。 甚至方便自己铺下一局大棋。 不识字的这层伪装,万万不能随便打破。 便笑了笑,将奏折扔回给了大太监王安: “你又不是不知道朕不识字,就按这个提议处理吧。” ……大太监王安是个正直之人。连忙忧心忡忡的跪在地上不走:
“皇上,您已经折腾这木工活好几天了,就算玩也应该玩够了,还是上朝理政,多和文武大臣接触吧。 莫要荒废了国事。” ……拿起手中的木头,便在王安头上敲了敲。 朱由校嘿嘿冷笑一番: “上朝议政?如今国库空空又能议出个什么名堂? 每天看他们打口水战,推来推去吗? 这些个文臣,每日只知道空谈误国。 压根就提不出一丁点有实际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这个朝,上了也是白搭。” ……见劝谏无功。 大太监王安想了想,小心翼翼尝试说道: “皇上,可奴婢还是有一事不明。 您的乳母客氏,您若是在乎她的恩德,封她为奉圣奉夫人也就罢了。 可为何还要允许她出入宫廷,仪同皇太后? 并且赐她儿子侯国兴为锦衣卫千户?” 停下木工活的朱由校,抬起头,若有所思: “听说过火中取栗这个词吗? 如果你要在大火之中取炙烤之物。 你要么借助工具,要么让他人代劳。 魏忠贤也好,客氏也罢。 都是权欲熏心之人。且都心狠手辣。 用来做刀子做工具,再合适不过了。” 听着新皇帝这般没头没脑甚至还有些莫名其妙的话语。 大太监王安心头一震,却有些搞不明白,他打的什么算盘。 但他不知。朱由校已经开始渐渐布局。 并且铺开了一张又一张的大网。 此时的明朝。 国家每年超过1/3的税入,都被用来奉养亲王宗室。 尤其是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 在万历皇帝的大加赏赐之下。 当时的朝臣有着“帝半天下而肥王”的说法。 这个福王朱常洵占据着半个大名的财富。 偏偏还为富不仁,在封地上作恶多端。 又怎能不成为朱由校的眼中钉? 更不要说朝廷上占据着的东林党。 大部分都来自江南。 江南这种富庶之地,占据着明朝税收的绝对大头。 可这些东林党大肆兼并土地。 并且在商业上大搞垄断。 使得明廷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困难。以至于后来的崇祯皇帝。 国库异常的空虚,甚至连辽东兵饷都发不出来。 只好向百姓加收摊派。 崇祯皇帝加一里(税),下头的官员就加一两。 这样层层加码,反复盘剥之下,各各地的百姓活不下去了,纷纷造反。 更加混乱而贫穷的局面,让崇祯皇帝脑门一拍,直接裁撤了驿站。 结果导致了更大的混乱。 李自成也从此开始走向了造反的道路。 并成了王朝的掘墓人。 ……眼下有这么两个,对权势极感兴趣的魏忠贤和客氏。 岂不就是最好的刀子吗? 这样的刀子,性格狠辣,冷血无情。且刀刀致命。 用完了,价值榨干了。自己扔起来,也不会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而自己眼下,急需要做的事情。 那就是搞钱。 不管是发展火器和枪械。 还是要给辽东边军发放足额的军饷。 那都会需要大量大量的钱财。 否则光有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等猛将。 也会因为没钱而无法打赢后金。毕竟此时的努尔哈赤。 已经统一了女真各部,甚至已经开始向蒙古威逼。 并大肆的向明朝边境侵扰。 ……说干就干。 很快便让魏忠贤在皇宫的西北方向。 腾出了一大片园子。作为他的产业园。这片园子风水极好,有山有水,景色极为宜人。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位置恰好就是后来的圆明园和颐和园) 并下令把火器局搬到了这里。 一切研发和生产也在此进行。 而随着他如火如荼的产业园开办。 京城也渐渐流传出了一些不太有利的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