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东京上空的乌鸦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八章 残留孤儿的抗争
翻页 夜间

第四十八章 残留孤儿的抗争

    林雨豪回到家,发现爸爸正在用剪刀裁白布。

    “爸,你这是在干什么?”林雨豪问。

    “啊,明天我们去国会请愿,每人头上扎条白布。”

    “还去请愿?上次去人家根本没搭理你们。”

    “我们这次人多,有六百多人,游行都申请好了。”

    “我陪你一起去吧?”

    “不用,你忙你店里的事情吧。”

    “扎白布条儿有什么含义?”

    “没啥含义,就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思!”

    “还写字吗?”

    “写,写上必胜。”

    “看来你们这回来真格的了?”

    “对,政府也太不把我们当回事儿了,再不弄出点儿动静就没人管了。”

    “爸,我和你一起去吧?人多力量大。”

    “家属暂时先不用去。”

    “你们都是老头儿、老太太,再出点儿事咋办?”

    “谁敢动我们?谁敢动我们就和他拼了!”

    “爸,你心脏不好,经不起激动,自己一定要控制好。”

    “你放心吧!我会控制好情绪。”

    裁完白布条儿,林雨豪爸爸又从阳台上拿过几根竹竿。

    “又从哪儿弄的竹竿?拿竹竿干什么?”林雨豪问。

    “做旗呀!”

    “你们这次准备可挺充分。”

    “是啊!这次人也多。”

    一宿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林雨豪爸爸庄重地把白布条扎在头上,布条上写着“必胜”两个字,竹竿挑起一面黄旗,上书“中国归国者东京联络会”几个大字,林雨豪爸爸到底当过老师,毛笔字写得还可以。

    “爸,我开车送你去吧。”

    “行,这些东西不好拿。”

    “你吃药了吗?”

    “吃了。”

    日本关东地区残留孤儿有“扶桑同心会”、“中国归国者东京联络会”和“中国养父母谢恩会”等组织,这一次三个组织一起行动,共同组织了关东地区一都七县近六百多名残留孤儿的请愿活动。国会议事堂前人流涌动,警察忙得不亦乐乎,头扎白布条的残留孤儿们列队高呼口号,五、六十岁的老人们走上街头不再沉默。有的人腿脚不利索,有的人腰已经弯了,口号声虽不是那么响亮却充满了岁月的沧桑。

    “政府向战争孤儿谢罪!”

    “检讨弃民政策!”

    “保障战争孤儿老后生活!”

    “提高生活保障!”

    口号声此起彼伏,老人们cao着不那么纯正的日语高声呐喊。记者们又赶来了,又是采访又是拍照。请愿书递进去后,残留孤儿们开始沿着国会议事堂前的大道游行,由于游行已经提前申请,警察们没有阻拦。游行队伍四人一排,前面打着白布横幅,上面写“中国残留孤儿请愿团”,遇到同情他们的路人就散发传单,林雨豪爸爸跟在人群后面,一边高呼口号一边和老张说话。

    “这次咱们声势这么大,政府能不有所表示?”林雨豪爸爸说。

    “我看差不多,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再说,政府也不差咱们这点儿钱。”

    “谁说不是呐?日本政府这么有钱,多给咱们点儿补助还不是九牛一毛?”

    “是啊!还说日本是民主国家,咱们的事怎么就那么难办呐?”

    “别说了,喊口号吧。”

    “保障战争孤儿老后生活!”

    “提高生活保障!”

    “老张,我几十年没游行了,上次游行还是文时期呐!”

    “我也是,文刚开始时天天游行、贴大字报,你说我们这代人什么没经历过?”

    “那时候你知道自己是日本人吗?”

    “不知道,我养父是铁路工人,我家庭出身好。”

    “五七道路你走过吗?”

    “走过,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去的喀左县农村,主席培养出来的五七战士,还怕日本政府?”

    “不怕我们也老了,造反是年轻人的事。”

    “老林,你累不累?你还能走动?”

    “能,我今天早上吃药了。”

    “走不动就别逞强,你身体不好,不能和我们比,累了你就到路边歇着。”

    “我能走动。”

    从永田町到霞关,一路上有总理府、外务省等很多中央政府机关,灰白色的办公楼掩映在绿树丛中,楼里面的政客此时正喝着咖啡,听取秘书汇报,或者商量晚上去哪家料亭吃饭,楼外的游行队伍根本引不起他们的注意,充其量问一句外面发生什么事了?秘书回答好像是外国人团体请愿。一些普通市民还是同情和支持他们的,有的市民停下脚步观看,有的主动索要宣传单。政府有政府的考量,开支大不必说,口子一开,什么“慰安妇”、“强制劳工”、“战争受害者”都得找上门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从中国回到日本的残留孤儿少说有三、四千人,每人每月增加十万日元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游行队伍正往前走,前面突然开过来一辆右翼宣传车,宣传车一转弯挡在游行队伍前方。通体黑色的宣传车上印着樱花图案,车顶上站着几个身穿黑衣的彪形大汉,手里拿着旧日本军旗,架在车头上的高音喇叭传出一阵声嘶力竭的呼喊:

    “垃圾滚回垃圾箱!”

    “蟑螂滚回蟑螂国!”

    “打倒中!”

    “严惩支!”

    垃圾、蟑螂指的是中国人。游行队伍停了下来,残留孤儿们上前把宣传车团团围住。

    “不要干扰我们游行,请你们马上把车开走!”

    “赶快开走!”

    “他们广播里说什么?”林雨豪爸爸问。

    “骂我们是垃圾、蟑螂呐!”一个日语比较好的残留孤儿说。

    “王八蛋!你们才是垃圾呐!”

    “快滚蛋!好狗不挡道!”老张指着车上的右翼分子说。

    “我们还是报警找警察吧?犯不上和这帮家伙闹。”一个残留孤儿说。

    “找什么警?大家一起上,把车给他掀翻了!”老张发火了。

    “好!”

    一群人上来就推车,车上的人不干了,下来几个年轻小伙子,两边的人开始互相推搡起来,林雨豪爸爸不管那套,拿旗杆照脑袋就打,对方也还起手来。

    “打人了!右翼分子打人了!”

    “大家快上啊!打死他们!”

    老人们的一腔怒火正没处发泄,大家一拥而上对着右翼分子拳打脚踢,右翼分子虽然年轻,架不住游行队伍人多,像老张这样的“五七”战士也不是白给的。一阵混战后,对方毕竟是年轻人,残留孤儿这边也有很多人倒地。远处传来警车的警笛声,右翼分子们慌忙上车开车就跑,地上散落了一地标语和宣传单,大家互相搀扶着把倒在地上的人扶起来。

    “老林,你没事吧?”老张问。

    “我没事。”林雨豪爸爸摸索着从上衣兜里拿药,半天没摸出药。

    “是这个药吗?我帮你拿。”老张取出四粒速效救心丹,连忙放到林雨豪爸爸嘴里。

    “要喝水吗?”

    “不用,我含着就行。”

    “老林怎么样?老林没事吧?”另一个残留孤儿说。

    “老林,你没事吧?”

    “快叫救护车!”

    日本右翼历史悠久、势力强大,在二战期间发展到顶峰,军国主义思想就是极右翼思想。战后,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并未彻底肃清日本的军国主义,一些甲级战犯被无罪释放,连冈村宁次都在麦克阿瑟的压力下被放回日本,很多战犯摇身一变又回到政界,所以今天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有那么多人为战争翻案,连南京大屠杀都要矢口否认。日本右翼反中国、反、鼓吹皇国史观和种族优秀论,今天的日本已经没有左翼,只有右翼和极右翼,右翼又分为西装右翼和行动右翼,石原慎太郎就是西装右翼,街宣右翼属于行动右翼。石原慎太郎是日本著名的右翼分子,1999年当选东京都知事,2003年再次高票当选,东京都知事可不是一般的职位,谁敢说军国主义不会在日本复活?

    林雨豪爸爸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病床上,鼻子上插着氧气管,胳膊上缠着心电监护仪,护士小姐走了过来:

    “您醒了?您感觉怎么样?”

    “还行,就是浑身没劲。”

    “好,不要多说话,请您好好休息。”

    “爸,你感觉怎么样?好点儿了吗?”林雨豪守在床边。

    “我这是怎么了?我是不是不行了?”

    “别紧张,大夫说没啥事,有点儿脑供血不足,你太激动了。”

    “是啊!都是被政府气的。”

    “真不该让你参加游行,还以为你好了呐。”

    “我没事,好了还要参加。”

    “千万别再去了,也别想这件事了,以后我和jiejie养你。”

    “哪能靠你们养?只要有一口气就斗争。”

    “行了,爸,你别说话了。”

    病房里有两张病床,中间用淡黄色帘子隔开,墙上有液晶电视,靠窗户有冰箱和两把椅子,卫生间门很宽,轮椅可以直接进入,病房每天都有专人打扫消毒。旁边病床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一个脸搽的挺白、抹着口红的老太太看来是老头的老伴儿,日本老太太都不怎么显老,再加上化妆,更显得年轻。

    “你们是中国人?”老太太问。

    “是,我们是从中国来的。”林雨豪用日语回答。

    “我是日本遗孤,我们是日本人。”林雨豪爸爸用日语说。

    “爸,你别说话了。”

    “哦,是残留孤儿啊?你们昨天游行了?”

    “是,因为激动,心脏病犯了。”

    “真可怜。”

    “爸,你别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林雨豪的jiejie来了,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小女孩儿很小,也就两岁左右。

    “爸,你醒了?快吓死我了。”林雨豪jiejie说。

    “我没事儿,你回去吧,孩子这么小,以后别抱孩子上医院,医院不是什么好地方。”

    小女孩儿不说话,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病房,心电监护仪上跳动的曲线、不断变换的红绿数字吸引了她,小手伸着要去摸。在屋里呆了一会,怕影响父亲休息,林雨豪jiejie抱着孩子和林雨豪来到走廊上。

    “雨豪,你怎么能让爸爸参加游行呐?”

    “我以为他好了呐。”

    “这次犯病,医生怎么说?”

    “怀疑是心梗,好在送来及时,明天要做一个血管照影。姐,你孩子小,明天就不用过来了。”

    “我能不来吗?明天我把孩子放朋友家,你店里忙得过来吗?不行你就别来了。”

    “我没事,店里让别人帮看一下。”

    “我用不用再和医生谈谈?”

    “医生很忙,我看不用了,都谈过了。”

    “医生还说什么?”

    “医生说长期心情压抑会导致心脏问题。”

    “唉!说的也是,咱妈走后,咱爸的心情一直没调整过来,这又增加了游行。”

    “忧伤肺,悲伤心,中医也是这么讲的。”

    “以后不能让他再参加残留孤儿的活动了。”

    “姐,你先回去吧,孩子该饿了,咱爸现在看没啥大事儿。”

    “那好,我先回去,明早再来。”

    日本医院不仅管饭还不用家属陪护,所有的治疗cao作和护理全部由护士完成,护士二十四小时随叫随到,还总是笑盈盈的。林雨豪爸爸戴着心电监护仪躺在病床上,旁边床的老太太正在给老头儿削苹果,日本本州东北部山区出产苹果,青森县的富士苹果尤其好吃,隔着帘子,林雨豪爸爸听到老太太正在给老头儿喂苹果。

    “多吃点儿,吃了苹果就好了。”老太太说。

    “你给我揉揉腰。”老头儿说。

    “好,是这里吗?”

    “再往下点儿,用点儿力。”

    “好,往下点儿,用点儿力,怎么样?舒服吗?”

    “嗯,舒服,总躺着腰疼。”

    “坚持一下,过几天就好了,出院后咱俩一起去洗温泉。”

    “时候不早了,你回去吧。”

    “不着急,我再陪你呆一会儿。”

    “快走吧,你走了我好睡觉。”

    “那好吧,我明天一早过来。”

    “不用那么早,中午来也行。”

    “还是早晨来吧,我给你带你最爱吃的熏rou三明治。”

    “好吧。”

    日本妻子不论年龄大小,对老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有工作的妻子也是这样,因为日本女人从小就接受的这种教育。

    林雨豪爸爸不禁想起去世不久的老伴儿,老伴儿是个能干、泼辣的女人,年轻时在纺织厂工作,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很能吃苦,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一年,林雨豪爸爸单位分房子,他是讲师,却和助教一样分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林雨豪mama不干了,硬是率领一家老小占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林雨豪爸爸望着墙上的壁灯,心想也许不回日本她还死不了,没来日本前,在中国也挺好,穷归穷,她那边的亲戚朋友在,起码能走动走动,遇事也有个商量,都是我害了她呀!说到底,人到哪儿还不就是个吃、穿?吃得好一点儿、穿得好一点儿又能怎样?

    人有病就容易瞎想,躺在病床上,陈年往事像演电影一样浮现在林雨豪爸爸眼前。小时候,村口的场院是孩子们的天地,场院中央有一棵老槐树,树上架着高音喇叭,秋天刚收获的玉米堆成了山,孩子们躺在玉米堆上,从早玩到晚。大学毕业后认识了林雨豪mama,那是1958年夏天,林雨豪爸爸记得很清楚,她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一条黝黑铮亮的大辫子拖在身后,脸也晒得黝黑,人长得很漂亮。刚开始处对象时,她娘家人还不同意,不单单嫌他穷,主要因为他是日本人。

    “唉,跟我真是一天福也没享。”林雨豪爸爸自言自语道。

    “爸,你说什么呐?”林雨豪问。

    “没说什么。”

    “快吃药吧,吃完药睡觉。”

    “好。”

    林雨豪爸爸看着儿子,儿子长得像mama。“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人年轻时还好说,老的时候,老伴儿不仅是个伴儿,更是彼此的精神支柱。夫妻间相扶相老过一生是一件人生幸事,现在一些年轻人流行闪婚、闪离,言语不和就闹离婚,其实是对生命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