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逆水行周在线阅读 - 第五百四十三章 五十知天命

第五百四十三章 五十知天命

    上午,邺城,权做政事堂的官署议事厅里,工部尚书何稠向天子、三高官官介绍长安火车站的建筑方案,该方案的建筑模型就摆在厅内。

    拟建中的长安火车站,分北站和南站,加上相关配套建筑和设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预计工期大概是一年。

    即便是一期工程,也要需要朝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因为一期工程是“骨架”,一旦出问题,就会连带着后继工程遭到拖累。

    工部已经组织人员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此刻,何稠将该方案的实施计划向三高官官进行介绍。

    长安火车站的勘址工作在去年已经结束,经过多方考虑,朝廷决定设南、北站,南站位于城中,为官、民两用;北站位于长安城北郊,主要是官用。

    之所以这么设置,是因为有司综合考虑了多方面需求,其中之一就是“利民”。

    火车是新式陆上交通运输工具,其运载能力会远远大于任何一种现有交通运输工具,所以铁路运输必然成为最重要的路上运输方式,那么,如何让其最大限度利国利民,就是铁路建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长安火车站的选址,最初有北、中、南三种方案,现在确定的方案,实际上是三选二,也就是备选方案中的“北”和“中”。

    之所以要在长安城里设置火车站,就是为了方便人员和物资通过铁路前往目的地,让长安百姓不需要出城,就能直接在城内火车站搭乘火车出行,或者在火车站下车后,很方便的回家。

    货物同样如此。

    乘车方便、下车回家方便,买票也方便,因为按照现有的轨道运输经验,客运的车票,必须提前几日购买,总不能让百姓为了乘坐火车,花费大量时间。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长安城南北长度近二十里,若把车站设在城郊南北两端,这就意味着住在城里另一端的百姓,要花上半天时间才能走到火车站,反之亦然。

    这样会造成诸多不便,与此同时,也会造成物资运输中的转运成本增加。

    单个货物可能无所谓,但考虑到每日都有大量物资输入长安,积少成多的额外转运成本也是个很惊人的数字,分摊到百姓身上,会增加生活成本。

    对于官宦人家而言,生活成本“略微”增加,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家境拮据的寻常平民而言,生活成本上涨,就会导致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所以,将火车站设在长安城中,对于全城居民来说都是很有好处的。

    根据现有经验,铁路车站必然是人流密集之处,从而进一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将火车站放在城中,会给长安城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而火车站设在城中,一般官员因公出行也十分方便,尤其是计划中的每日首发列车,因为出发时间较早,若火车站在城外,需要外出公干的官吏就得在头一晚到车站附近驿馆住下,颇为不便。

    然而,火车站设在城中不是没有弊病,首要问题就是火车站的动静比较大,而火车进出车站,以及在城内铁路路段行驶时免不了鸣笛,这就会出现“噪声扰民”现象。

    按照现有铁路线上火车试运行的经验来看,火车进出车站,都必须拉响汽笛,提醒站务人员注意,也是为了提醒横穿铁路的人们赶紧远离铁路,所以火车进出火车站会很吵。

    若是深夜火车拉响汽笛,沿线两侧的居民,恐怕会被吵得无法入睡。

    第三,火车站设在城中,意味着会有一条“铁索”将长安城拦腰锁住,堪舆上倒也能找出理由自圆其说,但东西纵横的铁路,也把城里南北走向的道路给“锁住”了。

    道路和铁路的交错路口称为“道口”,如果有火车在铁路上行驶,意味着沿线道口的交通中断,长安火车站建成后,火车车流量必然不会低,若是为了保持铁路通畅,就会导致南北道路交通频繁中断。

    进而造成大范围的交通堵塞。

    同理,南北走向的朱雀御街,也会被铁路干扰。

    所以,火车站设在城里,即是“利民”,也是“扰民”。

    为此,工部通过多次现场勘察以及论证,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一,建设“复道”也就是高架桥,让城中南北走向的几条主要干道跨过铁道,马车、人力拖车还有骑马的人、步行的人走高架桥过铁路,和火车互不干扰。

    二,长安城内的铁路沿线两侧,除了几个无高桥梁的道口,以及必要的进出口外,都要筑起围墙,并设哨岗,挡住随意穿行铁路的人、畜,以确保火车的畅通无阻。

    避免火车在城内线路行驶时,为提醒横穿铁路的人躲避而频繁拉响汽笛,导致噪声扰民。

    三,长安必将是关中地区铁路运输体系的中枢,为了缓解长安火车站的线路调度压力,必须将经过长安的铁路分为南北两线。

    南线,就是进入长安城的铁路线;北线,就是从长安北郊经过的铁路线,这条铁路,是给“过境”火车使用的线路。

    将来,自西而来、往东去又不需要停留长安的火车,走北线过境,不需要穿城而过,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造成城内线路拥挤。

    与此同时,一定品级、爵位以上的官员、贵族,还有皇族以至天子,其专列可以在北线的长安北站进出,与庶民分开,井水不犯河水。

    长安北站在城北郊,距离皇宫近,也距离高官显贵聚居的坊区近,所以该站的设置,将极大方便天子及皇族、贵族、高官乘坐火车出行。

    两个火车站各司其职,也避免了因为各种官府仪仗队的出现,导致火车站被迫实施各种管制,进而给普通旅客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同理,长安及附近地区的兵马调动,包括各地府军的“番上”,还有各类军需辎重的转运,都在长安北站进行,能在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时,避免扰民。

    这一安排很有必要,因为一旦有大量兵马、军需物资经由城中火车站转运,必然会严重影响民用车次的运行。

    工部如今拿出来的火车站建设方案,都经过大量现场勘察、调研和论证,尽可能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是最优方案。

    相关资料很多,工部将其印刷后,提前半个月送到各位三高官官手中,然后还派吏员作为讲解,向三高官官解释各种问题。

    所以,今日的会议上,天子及三高官官都对何稠介绍的方案了若指掌,对于利和弊的取舍,会前就有了腹稿。

    大家的关注点,主要是建设费用。

    如何又省钱又好的修建长安火车站,是政事堂诸公要考虑的问题。

    正所谓家大业大开销大,朝廷的收入虽然逐年增加,可开支也是逐年增加,即便有发行国债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但如今的朝廷已负债累累。

    负债不可怕,只要“负债率”不高,能够按时偿还债务即可,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朝廷不可能无限制的发行国债。

    所以,即便是拉电报线,朝廷也无力在短时间架设完善的电报线路网,遑论大规模建设耗铁量巨大的铁路。

    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和巨大的建设需求形成了矛盾,然而,别的建设工程也许能缓,电报和铁路不能缓。

    政事堂诸公,都明白电报和铁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即便再难,都要咬紧牙关,把电报线和铁路慢慢修起来,而不是“稍后再议”。

    就在前天,来自鄂州的“电牍”送到,为天子和政事堂诸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一辆最新改进的火车头,拉着满载乘客的标准编制列车,在大夏线跑了一个来回,跑出来的成绩,是平均时速五十里。

    这一平均时速的计算,包括了火车在中途各站点的停留、加煤加水时间,可以视为正常运营时的平均时速。

    比起之前的平均时速四十里,提高了十里的速度。

    五十知天命,对于人来说是这样,现在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运营时速五十里的火车,靠着火车头中途接力,稳稳地日行千里,一旦铁路和电报线连通天下,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就真的要到来了。

    而在场的诸位,都有机会因此名垂青史。

    所以,谁不会认真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