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征伐录:壬辰风云在线阅读 - 剑指汉城-14

剑指汉城-14

    剑指汉城14

    对咸镜道如今的情况也掌握个大概的程本举,听到唐卫轩刻意强调了“咸镜道”这几个字,很快也反应过来,明白了唐卫轩的用意,再看对方一副鱼死网破也要闯过去的样子,最后也耸耸肩道:“也是,那就算了,反正他们也是自己去送死的。【】没必要拦着他们。”

    见锦衣卫们竟让出了半条官道,倭军们也是有些惊奇,显然没有料到,明军还真会让出道路来。

    就在全部三十来名倭军骑兵武士小心而又迅速地从锦衣卫们的身侧飞奔而过后,那名领头的黑甲武士又回身转过马来,在距离三十步远的地方,借助通译,又回头问了一句:“敢问这位大明将军尊姓大名”

    “唐卫轩。”

    借助通译终于弄清了唐卫轩姓名后,那黑甲倭将又喊了句什么,点了点头,便再次转身,带着倭军骑兵武士们直奔东北的咸镜道方向飞奔而去。

    “他说,感谢今日大明唐将军的让道之恩,改日再报。另外,他叫。。。长谷川什么的,倭国人的名字太怪,大概是这样。”孙世禄挠着头,解释道。

    程本举闻言,笑着说道:“呵呵,也不用搞清楚到底叫什么。这家伙此番一去,必是死路一条,以后肯定再也见不到了。还费那劲记什么名字”

    一旁的唐卫轩也淡淡地笑了笑,一边指挥着锦衣卫们收兵回营,一边又望了望那一队绝尘而去的骑兵,心中却有种隐隐的预感: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还真的会再遇到此人。。。

    待唐卫轩带领着麾下的锦衣卫们回到白川南岸和李如柏、查大受的明军先锋主力会合时,南岸的倭军已被尽数歼灭。上下几百人,除了唐卫轩交换俘虏时放回的二人侥幸逃出虎口,已奔向了南面已不远的开城外,其余基本无一生还,全军覆没。

    而获此全胜的明军先锋主将李如柏,在简单打扫完战场后,也立刻率军继续南进,兵锋直逼开城。

    就在李如柏以为还可能会遇到倭军些许抵抗之时,开城的北门面对着奔驰而来的大队明军骑兵,居然“吱啦”一声,直接打开了与此同时,城门内外,俱是开城的朝鲜百姓,张灯结彩地在欢迎明军入城。

    接到前方奏报的李如柏还有些犹豫是否该直接入城、这是否会是倭军设下的一个圈套之时,领兵在最前方的查大受已经一马当先,当仁不让地直接冲进了开城,立刻控制了各处城门和关键要害。

    等李如柏急匆匆赶到城下,望着城墙上早已插好的大明龙旗正在惬意地迎风招展,而先前大大咧咧进城的查大受所部也毫发未伤,实在不像是有什么埋伏或阴谋。

    但是,李如柏依然有些迟疑,毕竟,开城也是朝鲜三都之一,不仅是交通要害,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连小小的白川都派兵死守,直到战至最后一人,倭军又怎么会未加任何抵抗就直接放弃了这如此重要的开城呢实在是让人感觉有些匪夷所思。

    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的李如柏,在向当地百姓打听后,这才知道,原来,今天早上还驻扎在这里的倭军第六兵团,也是前脚刚刚出了南门,奔汉城方向去了。距离明军入城,还不到一个时辰

    要不要追呢

    虽然查大受等部分将领主张继续追击,但是此番以骑兵为主的先锋军并未随身携带太多的粮食,辎重与粮草大多还都跟随着李如松的主力大军在后面,而倭军很显然也不会好心留给明军多余的粮食,明军先锋的粮草已经快要见底。

    犹豫了一会儿,李如柏还是决定,先稳住开城,等待李如松所率领的大军主力到了再说。

    对于这样的决定,作为副先锋的查大受虽然有些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十八日,明军全面接管开城。朝鲜三都,已光复其二。

    随着大军一同进入开城的一干锦衣卫,也是兴奋不已。不战而轻取开城,自是好事,而更让将士们士气愈加高涨的是,回想数万东征大军自鸭绿江边的义州出发之日,到如今光复开城,仅仅只过了二十三日而已。

    区区二十三日中,大明东征军顶风冒雪、一路南下,克平壤、渡白川、取开城,转战千里、已跨越半个朝鲜。

    甚至有不少明军将士已经在设想,按照这个速度算下去,恐怕再有个二十三日,就可以把这些倭军全部赶下海里喂鱼去了。

    就连开城中的朝鲜百姓,也是欢欣鼓舞,时常可以见到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兴冲冲地讨论着:还记得去年倭军登陆釜山后,仅用了十九日便一路摧枯拉朽地攻破汉城、四十四日内就兵不血刃地夺取开城,如此比较起来,明军闪电般的推进速度,似乎也毫不逊色天朝的大军果然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看来,这场战争很快就可以结束了

    三日后,李如松率领大军,也赶到了开城。

    早已得到李如柏汇报的李如松一到开城,立刻马不停蹄地派出了大量的信使,携带李如松亲自拟定的檄文,以大明东征提督的名义,召集汉城附近方圆数百里内,所有可以调动的战力:仍在据守的朝鲜官军、义军、僧兵,全部迅速向汉城附近集结。

    这封檄文,大多数明军将士也有在传阅,在其末尾处所写的“众军集结,围猎于汉城”之语,更是让全军的士气更加地高涨。

    不过,将士与百姓们虽然大多信心满满,而唐卫轩却总感觉,自攻克平壤之后,这一路的进展实在是过于顺利了,甚至有些匪夷所思。毕竟,倭军除了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损失过半、远在咸镜道的第二军团山高路远且生死未卜外,其他倭军的实力还并未受到致命的削弱。而一路奔驰而来的明军,战线在拉长的同时,补给线也变得越发漫长。

    更让唐卫轩有些担心的是,在李如松来到开城后所召集的军议之上,几个明军高级将领眼中,都似乎闪烁着一丝担忧。。。

    具体是在担忧什么,唐卫轩一时猜不明白,但看起来,事情似乎的确不是那么简单。。。

    就在大明东征大军于开城休整的几日间,之前派出的信使也陆续返回。而带回的消息,也全部符合预期:听闻大明军队已攻取开城、剑指汉城,散落于各地的朝鲜军队,无论是官军、义军还是僧兵,都立刻响应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的号召,遣使回信,共约合击汉城,光复朝鲜王京。

    而在回复中,另有一条来自朝鲜义军的消息,让明军众将有些疑惑,根据对方提供的探报,非常肯定地写着:“倭贼已退,王京已空。”

    汉城已空

    李如松将此信交由众将共同商议后,帐中大多数将领还是持谨慎看法,汉城乃是朝鲜的王京,举足轻重,倭军怎会轻易放弃

    而曾亲身经历过倭军弃城而逃的查大受,则对倭军已经撤出汉城的情报深信不疑,即便留有些许兵力,也必定挡不住明军的倾力一击。所以,主张趁势追击,莫要错过此次一举光复三都的良机。

    待绝大多数将领都表态之后,李如松又特别取出了朝鲜方面提供的关于汉城附近的地形图,仔细考虑了一番后,下达了最新的作战命令:

    “查大受”

    “末将在”

    “命你率所部三千铁骑,明日一早开拔,渡过临津江,直趋汉城,为大军探路。”

    “诺”查大受领了这个先锋,且自己就是主将。虽然人数少了些,但是收拾早已溃不成军、望风而逃的倭军,三千精锐铁骑应该也绰绰有余了。因此,纵是一把络腮大胡子,依然难以掩盖脸上的欣喜兴奋之情。

    看了看查大受,李如松又刻意叮嘱道:“若遇小股敌军,击溃便是。倘若遇到大队倭军,务必尽早突围,或原地固守,等待大军救援。”而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用剑一指汉城以北的一处地方,补充道:“即便一路顺利,切记,也不可轻易直接进入汉城只需抢占仅靠汉城以北的龙山,就是大功一件。”

    龙山望了望地图上那块标注了龙山字样的位置,其与汉城的距离,几乎就是当初牡丹峰相对于平壤城的距离。查大受立刻明白了李如松的意思,拿下龙山制高点,汉城就已经是掌中之物。而不轻易进入汉城,大概也是怕倭军再刷什么诡计,避免重蹈去年祖承训夜袭平壤的覆辙。

    “大帅放心。汉城里就是摆满了金山银山,外加成百上千的倭国娘们儿拉着我们进城,末将也不会擅自入城”查大受一番话,引得周围笑声一片。

    站在外围的唐卫轩隔着前面多位明军将领,实在看不清地图上的山川河流,透过一丝缝隙,也只能看到一小块地图上不起眼的几个小字。

    对于李如松所提到的临津江、龙山不甚清楚,但却牢牢地记住了自己刚刚看到的那块大致位于开城和汉城之间的地名碧蹄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