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利相悖婚事恐难成,回京师刀剑严相逼
自从传来顺王回归的消息,安泰帝被逼的当场吐血昏厥,关闭宫门修养,群臣们看不见皇上,就把目光焦距在沈二爷身上这个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居然生下安远侯这种不停的创造各种奇迹的女子啊 石老娘胡同沈家宅邸每日各种求见和宴会的帖子都堆的高高的,沈家闭门谢客,谁都不见,沈二爷连大年初一大朝会都请假没去,长子沈义诺去户部替父亲告了假,说病倒了。【】沈家关门闭户,连过年都没去走亲访友,只是命管家四处送了年礼。 女儿意外的迎顺王回来了,表面上没有人敢说是坏事,但是沈二爷心里很清楚,女儿此举,不管是有心无心,都触了当今真龙天子的逆鳞,他日清算起来,恐怕小命难保,甚至可能祸及家人,朝廷官员们都说女儿立了大功,夸赞教养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好女儿,可是他心里很清楚,这些溢美之辞背后是黑云压城城欲摧,阳光背后藏着阴影,去年腊月二朝会时,多少官员用眼神示意他出列说迎顺王之事,他咬牙顶住了,就是绝口不提女儿已经大出风头了,他若再推波助澜,沈家恐怕要完呐reads;破天军神。 沈二爷因此干脆称病告了长假,不在朝会上招摇过市,惹安泰帝憎恶心烦;也不再沾惹政事,免得被政敌抓住把柄,恶意攻击。沈家就这样过了一个寡淡,且惶恐的年,正月初一下午,沈二爷穿着半旧的玄色通袖袍,坐着一辆普通的马车出了门,走进街角一个冷清的茶馆,四处都是轰鸣的鞭炮 声,他心里也像是点燃了一串鞭炮,炸的噼里啪啦响: 称病不出,但是今日这人是非见不可的他是今竹未来的公公、锦衣卫指挥使曹铨。他约见自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沈二爷有种不好的预感,觉得曹铨怕是要悔婚了。因为大儿子和二闺女也在说亲事,大闺女迎顺王回来的消息传开之后,对方就变了脸,连媒人都不登门了。 沈二爷步履沉重的踏上楼梯,整个二楼空荡荡的,曹铨坐在角落的桌椅处喝茶,客客气气的起身请沈二爷入座,开门见山的说道:“今日大朝会上,皇上命太子和刘阁老去海澄迎接顺王和使团了。” 沈二爷不在朝中,是首次听到这个消息,暗想皇上看来是打算徐而图之了,在天下人的见证下,总不好将顺王一直凉在海澄不管,只是要太子去迎,万一路上有个差池,岂不是鸡飞蛋打,连太子也沈二爷担心皇上下狠手,借着迎接之名,将顺王父子弄死,以绝后患连太子都不用废了。 当然这话是不能说出口的,沈二爷歌功颂德说道:“吾皇圣明,胸襟开阔,兄友弟恭,骨rou团聚,此举定会流芳百世。” 曹铨笑了笑,说道:“我算了算日子,倘若一路顺风,安远侯他们应该会在二月底到京城,恰好赶上婚期。” 沈二爷一怔,愣愣的看着曹铨,瞧这意思,不像是要悔婚啊曹铨一叹,说道:“今日各种风言风语有许多,沈大人莫要回应,多说多错,儿女婚事将近,就闭门谢客,预备办婚事吧,什刹海的房子已经修缮完毕,等春雪融化,万物复苏的时候,就则吉日把打好的家具搬进去。” 在曹家和长公主这把下,今竹的小命应该能保住了沈二爷压在胸口的石头消失不见,顿时松了口气,连僵硬的脸色都变得轻松起来。曹铨回到家里,临安长公主也刚从宫里回来,今日天还没亮,她就和京中四品以上的命妇进宫,参加祭祀大典,之后也陪着皇后、太后等人说话,累了一 整天,回家卸了繁重的装饰和礼服,歪在炕上和夫婿说话。 “皇帝弟弟的眼光真是不怎么样,以前的林淑妃是上不了大台面的样,现在这个皇后更不知所谓,居然直言问我和何时和沈家解除婚约你说可笑不可笑,我堂堂长公主娶媳妇,要看皇后的脸色的不成今竹怎么了是模样配不上、还是门第配不上这孩子品行也好,我就乐意娶这样的儿媳妇,再说婚约岂是随便就能废的真是气死我了。” 曹铨拿着小锤子给妻子剥核桃吃,说道:“今日约见了沈大人,他也是担心婚约,我给了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倒识相,早早请了长假称病回家,此举避开风头浪尖,能省下不少口水官司。” 长公主吃了核桃,未免想起了宝贝儿子曹核,叹道:“儿女都是债,若不是了帮儿子达成心愿,我能惹上这么多烦心事么。我拿着核儿的八字暗中找高手问过了,说他姻缘坎坷,仕途倒还不错,我这心里乱着呢,就怕关键时刻出大漏子。唉,你说今竹这么那么能折腾事呢,国书上都没写的事情,她居然做成了,把土地和人都要回来,她到底是这么做到的” 曹铨将顺王隔窗弹唱胡笳十八拍的事情说了,临安长公主怅然流下泪来,喃喃道:“哥哥哥哥这一年受苦了reads;巅峰战狼。”虽说是同父异母,但是顺王在位时,对她这个皇姐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定住了巨大的压力,成全了她和曹铨,让他们这对有情人不再偷偷摸摸的。须知大明建国以来,皇室处于教化的考虑,从来没有改嫁的公主,唯有她临安长公主是个例外,当年包子皇帝下旨赐婚,遭到朝野和宗室的一致反对,简直要把皇帝骂成狗了,可是包子皇帝毫不在乎,甚至唾面自干,坚持赐婚,他虽然荒唐不羁了些,可是难得有人情味在,做事不拘于俗礼规矩。 临安长公主坚持儿子和今竹的婚事,除了守约之外,也有感激今竹救了顺王,有心保护今竹的意思。正月刚过,花开春暖,运河解冻,天南地北的货物再次往京城集结,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故事,最火的莫过于顺王弹唱胡笳十八拍思恋归乡的段子,不仅仅是大街小巷的说书人各自开脑洞演绎这个故事,越说越传奇,越说越玄乎,甚至有人编出了玄幻版本,说顺王的琴声感动了南海龙王,龙王主动献身,自愿甘当坐骑,载着顺王去了海澄县 有那种喜欢吹牛吸引眼球的人还拍着胸脯说自己亲眼看见顺王骑着一条巨龙从天而降,万民伏地膜拜的盛况,老百姓就是喜欢这种夸张的段子,人民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坊间开始有了一种传言,说顺王是龙中之尊,所以能驱使南海龙王当坐骑,而现在坐在皇位的安泰帝是东海龙王,在顺王垂钓时暂代为坐镇,一旦龙尊回来,东海龙王就要让位了。
看到怀义从民间收集的言论,安泰帝勃然大怒,一拳捶在桌面上,“胡说八道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cao纵,动摇民心,如何会在短短一个月就歪曲成这样你去查一查背后挑唆言论者是谁,统统下狱。” 怀义说道:“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有追思顺王者,若真都下了监狱,监狱挤满了都不够,况且没有合适的罪名,那些人大闹起来,对皇上仁政的名声不利。老奴以为,可以试一试以毒攻毒,用传言压传言。” 安泰帝迟疑的看着怀义,“此计有效” 怀义点头说道:“平民喜欢用自己的见识幻想贵族士大夫的生活,没有人在乎真相如何,所以那些不识字的无知愚夫愚妇都喜欢听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幽会私奔,砍柴樵夫娶仙女等桥段。他们何尝了解真正的皇族呢,就用什么龙王爷之类的代入想象,百姓最喜欢传这种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那我们就放出他们能够理解,也能想象的消息” 街坊间慢慢开始热议一个传闻,据说是顺王这条真龙在东海之变时被红毛番的火炮轰断了头上的犄角失去犄角的龙成了蛟,没有龙气,再不是以前的真龙了,当今皇上为了救大明于危难之中,则由蛟化龙,福泽天下。这个计策初始确实有些效果,不过从长期看来,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不久后从南直隶镇江府传来消息,据说太子和顺王下榻的驿站起了大火,父子两个被困在火中,一筹莫展之时,突然天降暴雨,浇灭了大火,太子和顺王得救了。 据说大火燃起之时,天上发生了异像,飞来一条龙,呼风唤雨,救了太子和顺王,许多围观者信誓旦旦亲眼所见,说太子和顺王有神龙保佑,命不该绝云云。 消息传来后,群臣上朝看着安泰帝的目光都变了这火是你烧的吧好毒的心计,将父子俩一起除掉这江山就坐稳了。政治家很少信鬼神,他们相信阴谋论。 安泰帝比窦娥还冤,因为这把火真的不是他指使人做的,是顺王父子俩自导自演的一幕好戏,选择在即将下大雨的夜里打翻了烛台,自己点燃了幔帐,当大火烧起时,两人早就在烟雾的掩饰下先撤了,夜晚电闪雷鸣,闪电在夜空中的图案很像龙图腾,沈今竹就首先指着天空大呼:“龙神来救驾啦” 一人呼之、百人应之、万人和之、百万人传之。封建迷信的影响力是深远的,也是最接地气的,所以陈涉武广在起义前也要装神弄鬼的唱“大楚兴、陈胜王”,在可怜的鱼肚子里赛纸条什么的,沈今竹照葫芦画瓢在刘阁老眼皮子底下搞出真龙降雨救驾事件,在回京的路上给顺王父子俩面上贴金,因为从京中传来的消息来看,她已经被贴上了支持顺王的标签,似乎已经没有退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