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玄幻小说 - 重生在好莱坞在线阅读 -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两项票房纪录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两项票房纪录

    凯特尼斯有一颗勇敢的心,也有一副长期狩猎而训练出的矫健身手,所以她不仅代替meimei参加这场残酷游戏,还凭借一副弓箭和一手绝技逃出生天。

    逃杀途中,凯特尼斯有勇有谋,不仅破坏了对手设计的陷阱,又顺带着救了皮塔,最后还帮瑞恩饰演的参赛者尽早解脱。

    智勇双全加上一些运气,让胜出的姑娘不仅保全了性命,名利双收,更重要的是,她成为了这个世界阶级反抗的代言人,周身散发着反抗和自由精神。

    或许凯特尼斯没有戴安娜公主强悍的身体,也没有劳拉显赫的家世,更没有赛琳娜的血统,但她可谓是新千年后所有独立自强的女性角色的集大成者,也堪称是影片中‘新女权主义’最好的代表。

    在《饥饿游戏》中,凯特尼斯不仅一路杀戮挣扎,秀出本身独立强悍的精神特质,更在关键的时刻用举手致敬的热血煽动了全民的阶级情绪。

    ‘旧女权主义’已经无法再来涵盖当今‘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再表达和再进化了,可以说,如今的‘女权主义’不再是一个在男权主流的社会奋力争权抢位的象征,转而成为女性开始自我认可自我定位和自我和解的新进化论。

    于是,越来越多影视作品中的新女性角色在更自我意识更强大实力更无畏无惧的层面上突飞猛进,一边撕掉了需要男人保护与成全的温柔外包装,一边褪去了为了独立自主和爱情自由而奋斗的主旋律。

    这一代的女性主义表达的声音是——不仅要自己救自己,还要救国家救他人救世界,生活也不仅只是找一份靠谱的工作嫁一个白马王子或者从丑小鸭变成新娘得到主流认可,而是更多的展现了更为大尺度高规格和深理念的去理解世界认可自我和审视内心,这被称为一种新女权主义。

    大银幕上的这些女人们,她们也许依然美丽性感青春靓丽,但已然绝不温婉和善并屈从男性,她们可以散发恶意和阴郁,可以挥洒阳刚和强悍,可以相信和担当梦想,她们像男人一样可以不顾一切玩味布局流血流汗,乃至掀起一场战争或者创造一个世界。

    凯特尼斯这个角色恰恰迎合了这种发展趋势。

    字幕落下的时候,泰勒演唱的主题曲《安然无恙》响起,尽管电影中只是出演了一个连台词都没有的路人角色,但以她如今火热的发展势头,却也能吸引不少青少年走进影院。

    而这部电影主要的受众就是青少年和女性观众。

    这样的青春电影明显不讨评论界的欢心,首映场次结束后,陆续有影评人在网络专栏里发表了对影片的看法。

    “饥饿游戏呈现出了烂俗的场面以及真实情感的缺失,娜塔莉波特曼的角色虽然充满了力量,却无法掩饰表演上的脆弱,影片结尾迂回令人困惑毫无兴奋点——怎么也谈不上出色。”

    作为一名老牌影评人,大卫登比肯定不会喜欢这样充满了商业气息完全青春化的电影,他为《饥饿游戏》亮出了可怜的三分。

    而另一名著名的老牌影评人的评语也好不到哪里去,罗杰艾伯特几乎是在首映结束的第一时间就更新了影评。

    “《饥饿游戏》不乏精彩时刻,但就整部影片来说非常一般,演员及剧情的平庸也是显而易见的,娜塔莉波特曼的角色虽然光芒四射并带有胜利者的气质,但其他演员包括瑞恩詹金斯在内的表演,却不知所谓,所有的一切都在为女主角服务,并且想就此大干一番,最后变成了莫名其妙。”

    他比大卫登比好那么一点,给了影片四分。

    相比于老牌的影评人,那些年轻些的女性影评人则对电影充满了好感,她们在第二天的报纸上面纷纷为电影叫好。

    “就像在成名作《杀手莱昂》的表演一样,娜塔莉波特曼让这部可谓是《最危险的游戏》的未来化和政治化版本的影片拥有了十足的份量,而导演索菲亚科波拉也把小说中大多重要的部分成功搬上了荧幕。这些足以满足全美的青少年观众们了!”

    ——《纽约时报》曼诺拉达吉斯。

    “有很强的观赏性,而且娜塔莉波特曼作为主角的表演出色且让人信服,这是对原著作品有力荣耀和坚定的诠释,精彩的小说改编电影,让以往的同类型电影比较相形失色。”

    ——《华盛顿邮报》安霍迪娜

    迪士尼方面并没有因为影片上映而放松,声势浩大的的宣传活动依然在继续中,在全球的迪士尼乐园中,开启了一个主题为‘活着回来’的饥饿游戏活动,虽然这个活动不会殒命,却也足够刺激。

    虽然肯定与《哈利波特》系列无法相比,但迪士尼同样在这个系列上面投入了充足的资源,力争将它打造成又一个盈利的重点项目。

    其实,一些好莱坞业内人士的话,是对这部影片最好的评价——符合当下青少年和女性观众的口味,也有一定寓意。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说,这些就足够了。

    《饥饿游戏》在首个周末的表现,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影片于4187家院线在北美开画,仅仅周五一天就抢走了6726万美元的票房,这一成绩突破了《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5153万美元的单日纪录,《饥饿游戏》成为了新的北美单日票房纪录保持者。

    虽然因为预售的出色,导致外界对这部影片的票房预期足够高,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预期还是太过于保守,甚至一些年龄大的影视圈从业者都想不明白,这样一部情节思想结构甚至是演员表演都没有太多出彩之处的电影,为什么能拿到如此高的票房?

    不过,瑞恩的调查公司送来的调查报告,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一原因。

    首日进入影院观看《饥饿游戏》的观众中,三十岁以下观众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一,女性观众的比例则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除了出色的宣传营销工作外,影片的定位清晰,准确的把握住了目标观众的主流口味,而这部分观众在电影市场中占据了多数地位,足以保证《饥饿游戏》的观众基数。

    当然,影片不可能维持这么高的票房,滑落不可避免。

    周六一天的票房下滑了百分之二十五,拿到了5039万美元,而到了周日再落到了3487万美元这一数字上面。

    虽然下滑趋势异常明显,但《饥饿游戏》再次创造了一项北美票房纪录,以1亿5253万美元的首周成绩,轻松超过了《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的1亿3600万美元北美首周票房纪录。

    各大娱乐媒体纷纷用‘匪夷所思’‘票房奇迹’来形容这部影片,哪怕迪士尼不用多做工作,他们也愿意在头版的位置上,用大篇幅的文章,去描绘这部不可思议的青春影片。

    而头脑灵活的制片商们,渐渐感觉到,青春片大热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至于这个时代是不是真的到来了,看看《饥饿游戏》后续的表现就知道了。

    周一1082万美元,周二1034万美元,周三850万美元……在周五之前,又一个北美票房排行榜开始统计的周末即将到来之时,《饥饿游戏》已经从北美捞走了1亿8993万美元。

    这部影片如同迪士尼近几年发行的所有大制作一样,即使不全球同步上映,最少也会在英语区五基友之间同步发行。

    这些区域也是瑞恩的影响力最大的地方,同时挂着他名号的《饥饿游戏》小说也都是当地的热销书籍,影片的票房同样出色。

    英国的首周票房达到了3533万美元;在澳大利亚顺利拿到了八位数,1453万美元足够让迪士尼笑出来了;即便是新西兰,由于缺乏强力竞争对手,首周票房也有462万美元。

    除此之外,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远东的香港台湾日本等,也在同步上映的范围之内。

    当然,影片在这些非英语区的表现就要差了很多,票房远远谈不上出色,被当地很多观众认为不知所谓,甚至许多海外媒体都在议论,为什么这样一部奇怪的影片也能在北美大卖?

    影片深受所在地区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在某些地区表现出色的电影,换一个区域,说不定就会遇到《饥饿游戏》同样的情况,这还是最能在世界流行的好莱坞出产的电影,如果换做其他国家制作的影片,想要成为世界性的畅销文化,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高度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决定了好莱坞的优势地位。

    到第二周的周五,也就是梦工厂的《逃出克隆岛》上映前,《饥饿游戏》已经从全球卷走了2亿5856万美元,特别是影片在北美市场的表现,简直就是年度票房冠军的不二人选。

    或许梦工厂总投资同样超过2亿美元的《逃出克隆岛》,会挤压这部影片的票房空间?

    这是某些巴不得瑞恩和迪士尼倒霉的人的想法。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