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重启大明在线阅读 - 第五章 君临(十四)

第五章 君临(十四)

    钱初九强笑着道:“外交官外交官,不就是与外蕃佳丽行房么?”

    当场被丁一摁住,扯过曹吉祥手里的拂尘,生生抽在屁股上七八下,硬是将那拂尘柄子都抽断了。+◆頂+◆点+◆小+◆说,x.

    “你混帐!不学无术!”丁一气得不可开交,当真出离了愤怒。

    如果不是刘吉死命挡着,只怕还得接着打。

    “‘彼若不敢而远逃,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报其德,不亦可乎?’此谓之外交。”刘吉也是苦笑着,一边扶起钱初九,一边向他解说,“却非‘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彼之所谓,是指人臣私见诸侯也;也非‘“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彼是指里通外国。”

    钱初九爬起来抹了泪,却一副豁出去了的腔调:“师叔,您讲的,孩儿半句也听不懂!老大人,这是真不懂啊!孩儿冤枉啊!”

    刘吉这进士出身的,一听丁一说起外交,马上就明白了。不过他给钱初九的解释,从《国语.晋语》又到《礼记》,接着是《韩非子》,钱初九那是当真听不懂啊!

    “国与国之间的活动,也就是国际关系的事务,便是外交。”丁一无法,只好用大白话跟他说了一次。

    这个钱初九倒是一听就懂。

    不过在丁一面前挨了一顿揍,钱初九倒是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弄明白这外交官到底是干啥的之后,他也觉得先前自己的理解,的确是不太对头的。

    并且在得刘吉面授机宜之后。钱初九是觉得自己能把这外交官的职责干好。

    因为刘吉给他的章程很简单:“若彼我不相上下,则分毫必较。以防对方得寸进尺;若彼强我弱,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若我强彼弱,汝便须把规矩定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而钱初九哪里不明白?此时绝对就是我强彼弱的时节,制定规矩,对于京师小霸王来说,那是最为拿手的。不过在京师,他是鼓捣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潜规则,这会能让他站出来制定外交上的规则。他却是得心应手的——如何均衡各方利益,如何让对方不得不从,如何让各方觉得这规则还能玩下去,不至于掀桌子?真找个忠厚老实的,一时半会怕还弄不来这事。

    倒是混迹在纨绔之中的钱初九,上手是极快。

    接下去的事情就开始变得简单了,由刘吉着手去给已集结完毕,连军服标志都换好了的原大明第四师士兵,做最后西征动员。这个真不难。第四师这些士兵,对于所谓罗马帝国不见得有什么太大归属感,但对于跟随丁一,那是绝无问题。加上刘吉本身就善于这种宣传工作。绝对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曹吉祥帮手筹办着远征物资;

    倒是杨守随这些日子有点不胜重荷,因为很多东西都压在他的身上。

    不单是两广的政务,接替第四师的那四个警备师。因为本来就是民兵师改编,所以现时也仍是由朱永掌管。结果接手各地防务的朱永。就不停地来向杨守随叫苦。因为四个师总的人数要比第四师原来兵力略强些,但无论人员素质或是武器装备。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例如说原本第四师,把一连的兵力放在一个县里,连部和一个排驻县城,其他两个驻守水陆要道,结合当地民兵,就能很好的保证什么流窜过境的山匪、强盗,无所遁形了。因为是精兵啊,就是出现什么问题,包括抢险之类的,那效率和速度是极快的。

    都刚土改完七八年,也真没有什么大事或是大的山匪,毕竟现时是属于上升期。

    但一换防,问题就是出来,单就一场雨,把田埂冲垮了,结果两条村就能械斗起来。

    原来两条村边上驻着一个班的士兵,以前也有发生过这样的事,精锐士兵很快集结,当场不过几户人家争吵,不论是训斥还是劝说,马上就把事态弹压下去了;但换了警备师这些刚由民兵改编的部队,他们磨磳到过去时,已是几十人的械斗,一个班那压得住?好了,派人去县城连部请求增援过来,至快也要隔日才到,搞不好,两条村几百青壮都打起来,伤亡个二三十人不是什么稀奇事。

    所以朱永不断递报告,要求增加兵力,四个警备师,镇守广东、广西、云远,他觉得完全就是不够的。他认为一府之地,怎么都得驻扎一个师的兵力!杨守随怎么可能答应?正如许彬所诟病的,新军的待遇太好了,每个新军,这都得花上许多的钱银啊。本就是精兵路线,哪里可能按朱永要求,一府至少驻一师?

    于是杨守随便来找丁一,希望还是能让杜子腾来掌管军队方面的事务。

    在他看来朱永压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军方统帅,做人武工作倒是不错。

    “缺了展之,两广和云远就得陆沉了?”丁一很干脆地拒绝了杨守随的请求。

    “先生,弟子着实分身乏术啊!”杨守随也是无法,他可以去管理军队,但政务方面怎么办?扔下随它去么?

    因为原来徐珵是当着两广总督,政务方面有他在抓,去年这时候,徐珵身体就不行了,不得已就退二线了,虽然丁一还是给他在四海大都督府留了个顾问的职位,朝廷那边两广总督的职位也仍然没变动,但实际上已不能视事了,都是杨守随在把握。

    丁一听着就摇头道:“实在没人手,就官员年轻化吧。”

    “弟子请调第一师师长胡师兄,回广州府主持两广及云远军务。”

    丁一想了想,终于还是同意了:“调邢大合率一旅留驻成都,其余第一师人员撤回两广。”总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丁一不可能让杜子腾去管两广和云远这边的军务了。

    他很明确地要带杜子腾随行出海。

    甚至如果一切顺利,三年到五年之后,他还要把陈三也带出去。

    对奥斯曼的战事,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大量的地面战,会让舰炮的火力优势难以发挥出来;而同样有火炮的奥斯曼人,也肯定不是马木留克那么好对付的。

    不过丁一在广州府余下的时间里,倒是大量的时间,被工业部的那些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占据。丁一从十九岁,到了现在三十出头,十数年过去,足以完整地培养出一代人了,一代从基础知识和思维上,完全不同于李匠头那些大匠的技术骨干。

    当然,对于李匠头那一代的大匠来讲,他们会整天都抱怨,现在的年轻人,远不如他们当年云云。对于现在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手上的技艺,更是有着许多的不屑。甚至有时候因为技术问题吵起来,李匠头那一代的大匠发了火,往往会挑衅地说道:“有本事上钳台鼓捣个东西出来瞧瞧!”

    这倒是一个事实,论手上的活计,现时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十个里面,恐怕很难找到一个,手上技术能跟李匠头那代人相比的。那些大匠是什么人?是丁一从王恭厂哄出来的、骗出来的、挖出来的,是一个时代里,大明最好的工匠。

    那一双手的灵活真不是吹的。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长为李匠头那样的角色。

    而这十年培养出来的新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将会达到李匠头的高度,甚至超越。他们学过元素表,知道物理定律,懂得化学反应,了解电流传递的规则。丁一给了他们致少初中水平的数理化基础,其中天资好的,甚至达到高中程度了。

    知识就是力量,不是说说而已。

    枪管钢的研发成功,按着杜木和李匠头的报告,这些新一代的技术骨干,就起了许大的作用。甚至当他们找上丁一时,提出的问题,都让丁一感觉到欣喜:“陛下,如果在电报线上包裹胶皮和其他绝缘的东西,可以让传输的距离延长,这笔经费如果能批下来的话,一年之内,我们应该能有所进展。”

    “在冶炼的过程里,如果从底部吹氧,理论上……”

    “……如何把电频信号转化成为了音频信号,我们暂时还没有进展,不过对于干电池的研发,是有了新的思路……”

    “试验结果显示,无法造出陛下所绘制的高级蒸汽机,主要还是材料强度所以承受工作压强……”

    丁一很开心,不在于发明了什么新的东西,而在于,他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正在茁壮的成长。

    “只要坚持下去,华夏就不会败落!”他甚至在去探望徐珵时,兴奋地对后者这么说道。

    大约在广州府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士兵的动员、物资的准备,终于齐全,而海风也恰随人意,于是,丁一的舰队启航了。

    相比之于从京师南下,丁一少了许多的压抑。

    当离开广州港时,丁一扶着舷杆,对着随舰队一起回西方的各国使节,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奥斯曼人必须被教训。”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