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确的下场
苏厨正文卷第一千五百零七章蔡确的下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蔡确的下场 出得大殿,吕公著看着章惇向枢密院走去的背景:“此子大才,不过过于倔傲,今日侥幸,日后怕也要吃大亏。” 司马光叹了口气:“章惇心性偏狭,今日包容了他,异日也不见得领你我之情。” 吕公著也叹气:“人才实难,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足,即便苏明润……” 司马光说道:“我知道吕公的意思,还是想让他回朝堂理事,最起码今日章惇这样的情形就能避免。” “但是学校之举乃是大事儿,更是创举,更是大宋和皇家的脸面。” “此所谓千秋大业,然庆历年间,几位大才举学校事都以失败告终。如今再举,除了苏明润,谁去我能放心?” “如果他都不能成功,以后谁还敢再提此事?国家教育,难道再等五十年?” “明润最善于提举制度,大宋的问题,到底是制度问题,先让他把那边的制度料理好要紧……” 吕公著有些担忧地看着老朋友:“君实,你的身体还扛得住不?” 司马光也苦笑:“看能扛到哪一天吧……” 其实这次事件当中,高滔滔于殿中设侍御史制衡宰执,又名正言顺拿到了外路密奏之权,加强了权柄,捞到了最大好处。 这才是她放过章惇的根本原因。 不过这一次御前冲突,还是传了出去,于是台谏疯了。 然而章惇父亲却在这时病故,于是章惇告哀乞守制,脚底抹油,溜了。 台谏一拳打在了空处,更觉气闷,正好蔡确山陵使事毕,犹偃蹇于位。 眼看“jian邪”即将回京,于是台谏立刻转移目标,痛加弹劾。 刘挚、王岩叟、孙觉、苏辙、朱光庭弹章交上十数。 情势汹汹,蔡确遂乞解机务,但是表词不当,火上浇油。 其中有“收拔当世之耆老以陪辅王室,蠲省有司之烦碎以慰安民心,严边备以杜强邻之窥觎,走轺传以察远方之疲瘵,明法令之美意以扬先帝之惠泽,厉公平之大道以合众志之异同。” 自夸到这分上,实在是太不要脸了,于是孙觉、苏辙愈不平,上章揭穿:“皇帝践阼,圣母临政,奉承遗旨,废市易,捐青苗,止助役,宽保甲,免买马,放修城池之役,复茶盐铁之旧,黜吴居厚、蹇周辅等。 命令所至,细民鼓舞相贺。 今小臣既经罢黜,至于大臣则因而任之,臣窃惑矣。 确所上表,虽外逼人言,若欲求退,而论功攘善,实图自安。 所云收拔当世之耆艾以陪辅王室,臣谓当世之耆艾,乃确昔日之所抑远者也。 所云蠲省有司之烦碎以慰安民心,臣谓有司之烦碎,乃确昔日创造者也。 此二事,皆确为政无状,以累先帝之明;非陛下卓然独见,谁能行此? 确不自引咎,反以为功,则是确等所造之恶皆归先帝,而陛下所行之善皆归于确也。” 公论如此不容,而高滔滔还在“容忍”。 这是帝王心术,高滔滔恨蔡确切骨,这是摆明了嫌蔡确罪名不够,不让他走,是要将他往死里整。 蔡确一辈子以整人起家,王安石依照惯例乘马入宣德门却被卫士打下了马,请皇帝依法处置,当时的开封府尹苏油将双方各打五十大板。 蔡确上疏大论王安石和苏油的错误,导致两人出外,而蔡确加直集贤院,迁侍御史知杂事。 范子渊疏浚黄河工程,知制诰熊本巡察后发现不对劲,反被范子渊告状,蔡确弹劾熊本党附文彦博,导致熊本被罢黜。 而蔡确代替他为知制诰、知谏院兼判司农寺。 三司使沈括拜见吴充谈论免役法在两浙路的实行不利于民,应当加以更易。 蔡确上疏弹劾:“沈括既然觉得免役法需要变更,为什么当年不在他检正察访的时候说,现在却在不属于他管的时候说?” “他这是觉得王安石罢相了,新法就可以动摇了。希望陛下对他加以治罪。” 沈括因此被贬黜,苦逼几年才被苏油捞出来。 相州案更是蔡确的成名作,一共牵扯了三名宰相,十几名官员。 而蔡确因此被擢升为御史中丞、领司农寺,一时权势煊赫,新法中的“常平、免役皆成其手”。 之后暗中cao弄乌台诗案,坑苏颂,苏轼,苏油。 元丰改制,又坑了王珪一把。 一路权术玩得风生水起,活活混到了首相。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刘挚弹劾他担任山陵使期间,灵车出发的前天晚上,他不在外住宿,在路上又不侍从。回来后,还不请罪,是大不敬。 王岩叟弹劾在熙宁、元丰年间,所有冤假错案和苛政,蔡确由头至尾全部参与,到如今却说什么“当时未敢言”,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