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前所未有(三更求订求票)
随后,她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怎么可能呢。 至于红顶商人的定位,却毋庸置疑。 韩枫是典型的“政治 经济=学问”的实例。 从最广的意义上说,这门学问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生产和交换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各自的特殊规律。在另一方面讲,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作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而在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一个共产资源社会体内,这个坐标系的权重,政治更占主流。 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竟然能自然而然的学会了乘风破浪,这,不是胡雪岩再生么? 双人剑、利人利已。 希望他的未来不是胡雪岩的后来。这个揣测,沈君馥也拿不准。 不过,对未来,自己帮助韩枫的时限和如何调整思路,心里倒是有了一个更清晰的布局和想法。 刘老师还有一小截没说话的——因为韩枫已经远超了北体的录取分数钱,又是老胡教授亲自训练且感觉大有希望可以在全国运动会、至少大学生运动会上比比的学生,生生的被高高在上的北大给夺走了,当然他们也得到了韩枫这个学生大量的信息,本希望能招录一个北体名上最牛的商界精英运动员,一个在体育界经商能力奇高的天才,未料想被半路截胡,找教育部都没用。不过他们反应也快,立即祭出了一个在藉专业运动员92级跟读生的身份,体育项目的其它课程可视情选修主要以专业成绩做为最后毕业的依据。 很有创意。 跨校第二专业?这么解释吗? 前所未有。 开创了先河。 等于韩枫只要保持着训练或者参加比赛,就可以拿到北体毕业生的身份。 这也行? 苗苗、沈君馥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中国大学史上还没有这种cao作吧? 无据可考,教育部已经默认同意了,那就成了先例——至于还会不会有后来者……那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李同志约见面的事情,韩枫完全没有准备,晚饭其他人也都没有了再吃的意思,陪韩枫在楼上准备谈话内容的是刘云、苗苗、叶璇和沈君馥,被叫过来一起准备的还有掌握整个公司资料的王广秀和孙洪根,具体业务情况完成数据准备之后,只剩下叶璇一个人和韩枫单独谈。 “你的能力毋庸置疑,见李同志的时候,你多向政治角度靠一靠。” “嗯,姐。所有我发展的一切,都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引领下,取得的成绩,而我一定会用自己的行动,全心努力发展,为更多的人民谋福利。” “你能有这个意识就好,我怕的是你发飘起来。” “姐,不会的。放心吧。” 剩下的一定是商业上的问答,这个叶璇更不用担心了,韩枫能把政治和党的角度放在首位,就完全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