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因此,他当时在读了廷尉府的奏章之后,又把张汤和宗正召到宣室殿,要他们别顾虑其他的,依律论罪,绝不可法外施情。 只是没有想到,刘彻忽略了太后对金俗的疼爱,才这么一会儿,太后马上就过问这件事了。 那认真的态度,简直是要逼着自己轻罚了事…… “母后,孩儿还记得,想当年商君在秦变法,曾感叹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所谓上不能遵法循律,国何以固,社稷何以久?现在孩儿已命廷尉依律问罪,必定是决不姑息。” “要是哀家让皇帝宽大呢?” “不!孩儿多年来御臣理政,岂能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大胆!” 王太后拍着案几,愤然站了起来,“你住口,没有哀家,哪有你今日?哀家的话你也不听了么?你这是要气死哀家呀!” “母后……您这是想要重蹈太皇太后覆辙么?不可!” “你……” 王太后没有想到,一向孝顺的刘彻会说出这样一句话,如同利剑,直置在她的心口,让她一时缓不过气来。 她颓然地跌坐在席上,大怒道:“真是气煞哀家了!” 卫子夫在一旁看着这对母子争吵,心中十分着急,却没了主意,一时间一句话也不敢说。 从进宫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皇帝明令后宫不能参与朝政,或许她这个时候插言,只能招来严厉申斥。 现在她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劝解太后不要动怒伤了身体。 这个调解人, 还必须得自己做。 见刘彻不肯松口,太后一声叹息,自己养的儿子自己知道,他的性子倔得很,非要硬来只会使事情陷入僵局,她遂换了缓和的口气与刘彻说话。 “哀家很清楚,皇帝考虑的是国家社稷,考虑的是大汉律法,哀家又何曾没有想到这些呢? 可皇帝也该清楚,当年俗儿在乡间所受的苦难,亲生儿女的夭折,好不容易几年前认了养子养女,也是亲如已出。 再加上现今娥儿又被送回长安,姑念哀家早年亏欠的情分,你这个做弟弟的,就网开一面,赦其死罪,贬为庶民,永不进宫吧?” “母后之言差矣!记得建元初年,孩儿被太皇太后压去权柄,终日赋闲,那时母后曾对孩儿说,天下者,乃百姓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是啊,百姓为重,难道那十数条人命不是百姓么?他们凭什么受此无妄之灾,含恨而死? 娥儿归京,也是过在刘迁,与淮南王府总管和府役何干,那些府役都是百姓子弟,无辜死于非命。 只怕孩儿若是徇私而置大汉律令于不顾,天下闻之,人心皆离散,会认为朕是一个只顾念亲情,无视臣民的暴君,那社稷还有望么?” “这……” “想一想,母后当年就对太皇太后干涉朝政屡有微词,如今母后身居后宫,就当母仪天下,不可学做垂帘听政。 一朝棋错,满盘尽输,若是此风一开,新制就废矣!” “可……” “孩儿知道母后春秋已高,现在自当颐养天年,至于朝廷的事情,孩儿自认会做到上对得起祖宗,下不负黎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