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决战前夕
一连飘落五日的大雪终于止了下来,古道两旁的山坡上满是积雪,将整座山脉装饰得像是粉堆玉砌的一般。地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厚,道路两边的大树也被积雪压弯了枝头,有些枝头上还挂有长长的冰凌。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雪一停,气温就越发的寒冷起来。时值隆冬时节,又是在北方,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此时的唢呐谷谷口处,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铁骑洪流正踏着残雪,向着山谷奔涌而来。 队伍最前方是清一色的年轻精壮,一个个虎背熊腰,神色肃杀,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具有草原特色的窄袖紧身皮袍,挎着弯刀,背负弓箭,一看就知是草原精锐骑军。 长长的队伍横列有近百骑,几乎将这个数十丈的谷口遮了个严实,有条不紊的迅速通过谷口,并无拥堵,说明是经过精确计算的。 连绵不绝的近二十万匈奴骑兵之后,是两万燕国重甲骑兵,这些骑兵人数虽不多,但人人都是百里挑一的锐士,个个身强力壮,战力惊人,人马俱甲冲锋之下,有如滚滚钢铁洪流一般,势不可挡。 当然,此时人马都没有披甲,百余斤重的人马战甲披上,人就算受得了,马也受不了这般长途跋涉。故而非战时装备都由辎重营的骡马拉着。 两万重骑之后,是三万手持丈八长矛的重甲步卒。战场之上,一但让重甲步卒结成战阵,身陷其中,你会知道什么叫绝望。 再往后,基本是清一色的轻骑兵和少量的步兵。先前攻城之时,燕国步卒折损甚多.考虑到唢呐谷之后,赵国已无险可守,以后基本都是野战为主,所以十万援军尽是骑兵。以燕国的实力,一下子抽调出如此多的骑军,也是十分不易,看来燕国这次也是下了血本,对于赵国是志在必得。 大军中央,楚云逸、李帝江、司马烈、许文春四人身披裘皮长袍,骑着西域良驹,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在四周数千披甲亲军的护卫下,缓缓向前行去。 一行人行至谷口外数里处,见有条三丈余宽的小河哗哗东流。因为是活水的关系,虽在严寒之下,河水却并没有冻住,依然欢快流淌。 早有在先头开路的先锋军们就地取材,伐木架好了五座做工粗糙但十分牢固的木桥,故而大军至此,畅行无阻。 诸人走到这里,楚云逸忽然仰天大笑起来。诸人皆不解,许文春忍不住开口询问其何故大笑。 楚云逸笑道:”我笑赵人不懂用兵,如此天险之地,若是在山谷口筑城,城前又有这道天然的护城河掩护,重兵把守之下,我等岂能这么容易进入?”嘴上嘲笑,心中却想待我拿下赵国,第一件事便是要在这里修筑关隘。 许文春见楚云逸越发意气风发,言语也不复在燕国朝堂之上的谦恭谨慎,心头不禁一突,暗道看来大王果然没有说错,这老儿的确是善于伪装,咱家得重点提防此人,有咱家和李将军的牵制,谅你也翻不起大风浪。且让你先猖狂一时,待得回国,咱家定将这一切全部禀报大王知晓,希望那时你还能狂得起来。 许文春心中暗暗腹诽不已,脸上却带着敬佩的笑容,笑道:”楚帅所言极是,楚帅神机妙算,用兵如神,赵人若是有楚帅万分之一的谋略,也不会落到如此境地了,他们看不出这天险之地的军事作用,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楚云逸捻须笑而不语.司马烈咧嘴一笑,没有说话,心中却在暗暗欣喜。极为了解楚云逸为人的他心里再清楚不过:谨慎如楚云逸之辈,当他放下一切伪装,露出本性之时,说明心中已是成竹在胸,看来此行大事可成。 李帝江沉默不语,心中也是在暗暗算计,这楚云逸心机深沉,用兵之道和威信还在我之上。看他如此得意忘形,莫非他真有反意?在燕国他一直压我一头,此事何尝不是一次契机?若他失败,就休怪我落井下石,取而代之了。可若他成功,以他性格,肯定第一个拉拢我,也罢,若他真有开国之能,并且开得价码够高,我追随于他又何尝不可?眼下,静观其变便是... 浩浩荡荡的大军足足用了两日两夜的时间,才尽数开入山谷中。明知道赵国主力军就在山谷中等待他们决战,他们当然不会傻到毫无准备便直接闯入。先行进入山谷的一千斥候游骑早已分散开来,将方圆百里区域来了个地毯式搜索,确保没有机关陷坑之类的埋伏后,这才引着大军开进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