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元春为何要将蓼汀花溆改成花溆
(续上一章) 6.谁是虎,谁是兕 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和兕相逢,那谁是虎,谁是兕? 我们结合三春一起来看。 我只能这样猜测:满清是虎(东北虎),李自成农民军是兕(西北牛)。 元春是喻指崇祯朝,崇祯朝是亡于兕——李自成西北牛; 三春是喻指南明,南明亡于虎——后金满清东北虎——所谓“三春事业付东风”。 除了虎兕之外,红楼梦里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虎狼”。虎狼又是谁?留到薛蟠的那一章再讲。 - - 【“望家乡,路远山高”之谜】 元春的曲子《恨无常》里说‘望家乡,路远山遥’。这话让人很迷惑。元春在宫里,她的家贾府在京城,元春省亲,当晚就回宫了,怎么可能还‘家乡路远山遥’呢? 其实因为元春那幅画里的香橼和判词里的榴花,就暗示了元春的故乡是在遥远的岭南广东,而不是在京城。从京城到广东,当然是路远山遥(高)。 而袁崇焕的家乡就在广东东莞,他在北京惨死,连尸身都被凌迟和被京城百姓吞噬,再也回不到遥远的家乡了。 我们再看看元春的曲子: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须要退步抽身早! 请注意,甲戌本里提示“路远山遥”原本是‘路远山高’,但后来的版本改成了‘路远山遥’。更有意思的是,吴本(癸酉本)这里有条批注:【此句触眼,命删去另改。畸笏叟。】 “望家乡,路远山高”怎么会‘触眼’? 当然触眼啦。首先,路远山高,注意,得写繁体字:路远山高。“遠”,正好有个“袁”字;山高,不就是“崇”的意思吗? 再则,书上明明写元春的家乡贾府在京城,怎么可能是‘望家乡路远山高’?这么写不是引起读者猜疑吗?进而让读者联想到角色背后的隐喻,这在当时是很危险的,所以要改一改。不过后来也只是改成了‘路远山遥’,整体意思并没什么变化,但避开了“崇”字的暗示。 - 【元春钦点薛宝钗之谜】 在前八十回里,已经点明了元春更中意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这从赏赐薛宝钗双份礼物可以看出来,宝钗的待遇和宝玉的待遇一样。元春为什么选定薛宝钗许配给贾宝玉? 书中没有说原因,只能从其隐喻来解释。 如果你认可贾宝玉是喻指传国玉玺,薛宝钗喻指皇太极,元春是影射袁崇焕,但就不难理解元春为什么会选薛宝钗了。选定薛宝钗,并不是说袁崇焕是要将传国玉玺拱手送给皇太极,这事其实是影射袁崇焕和皇太极议和。 早在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私下派出使节去吊唁努尔哈赤,一则以探虚实,二则是为拖延时间和皇太极议和。问题是这个议和与后来杀毛文龙,都是袁崇焕的自作主张,这也是他后面被杀的两个重要原因。 贾元春私自指定薛宝钗,完全不管贾母的意见和感受,贾母心中不乐,也只当不知道,贾母不表态,王夫人也不敢擅自让宝玉娶宝钗。所以元春的指婚,是完全无效。 这跟袁崇焕自作主张、一厢情愿地和皇太极议和的结果一样,完全无效。而且原本杀毛文龙以示好后金,结果因为杀了毛文龙,给明朝带来了无穷后患,因为毛文龙的两个义子孔有德和耿仲明立即领兵反叛,最后投降了皇太极。后来满清入关,正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三个人,加上后来投降的吴三桂,为满清平定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三人便是最著名的三大汉jian:“三藩”。崇祯帝要是知道后面的事,估计在阴曹地府也要再找袁崇焕算账。 - - 〖番外〗元春为何要将“蓼汀花溆”改成“花溆” “蓼汀花溆”出现在红楼梦第18回,宝玉呈才藻,为大观园各处题名。其中来到一处胜地,其他陪同的清客们说叫“武陵源”,有人说叫“秦人旧舍”。贾政和贾宝玉都觉得不妥,因为越发露了。宝玉说:“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武陵源、秦人旧舍,都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故事,说一群人,在秦末避祸,来到了武陵源这个桃源胜地,一住就是几百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早就不知道今日是何朝何代了。 贾政贾宝玉为什么对“武陵源”、“秦人旧舍”这么敏感呢?觉得这太暴露了,不能取这样的名。 原因很简单,桃花源的人是秦末避祸,避秦祸。红楼梦的人又在避什么乱?前面我们反复说了《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是“末世”,是明末清初的“末世”,汉人们尤其是朱家子孙们,当然要避祸啊,桃花源的人避秦祸,贾府的人是避清祸也。 贾宝玉为什么把这个地方叫做“蓼汀花溆”呢? “蓼汀”一词,当从唐代罗业《雁》诗“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想来。 红蓼花开水国愁,水国愁是不是会让你想到“今宵水国吟”? “花溆”一词,当从唐代崔国辅《采莲》诗“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想来。 金塘水乱流,金,会不会让你想到女金(后金)?水乱流,是不是让你想到“水祸”?前面我们说第一回女娲补天时,造成天掩西北,地陷东南,东南遭遇水祸。水祸,乃象征满清在东南屠杀为祸——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屠杀,江阴惨案…… 贾宝玉说“蓼汀”,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是“红蓼花开水国愁”。红,在红楼梦里是象征着朱、象征着明朝。贾宝玉希望大明能像红蓼花那样重新盛开,就像“暮天新雁起汀洲”,而让水国人哭鬼愁,可事实上是“昨夜红楼梦,今宵水国吟”。明朝不但不可能重新绽放,而且已经成了昨日旧梦。而满清呢,不仅没有水国愁,反而是水国吟,正在得意的高歌吟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