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被误读三百年的怀金悼玉
大体说了黛玉、宝玉、宝钗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第五回里的红楼梦曲子已经给我们做了明示,可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如在太虚幻境的贾宝玉一样,懵懂不知。我们先看第一曲:引子。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注:87版电视剧犯了个很低级的错误,将批语“趁着这”当成了正文,堂而皇之地演唱出来“趁着这,奈何天”。很多出版社出版的通行本,也是这个错误。其实是抄书人的误抄,类似的错误在红楼梦里不少,比如后面‘虚花悟’里“不见那清淡天和”,‘不见’被抄书人看出来‘觅’,后世也以讹传讹。同样还有批语里的‘岳神庙’,写成了‘狱神庙’】 这首引子,是为‘红楼梦十二曲’的引子,也就是为‘十二曲’定下了基调,而‘十二曲’是金陵十二钗身世命运的写照,因此这首引子,也是全书的点睛之笔,是全书的引子,是全书的基调,暗示了全书的背景。我们重点关注几个关键词。 - 开辟鸿蒙:自然让人想到开篇女娲补天的神话; - 谁为情种:自然是那块无才补天的石头(甲戌批语也说,是作者,也是那石头),即贾宝玉; - 风月情浓:这里又出现风月,不是风花雪月,乃清风明月。请结合‘********’的‘风月’来理解,这里不赘述; 奈何天:请联想林黛玉在玩牙牌时,抽到天牌吟出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大明已经是‘无可奈何天’; - 伤怀日,寂寥时:请联想贾宝玉写《芙蓉诔》,另外癸酉本里,又为林黛玉写诔文。绝对是‘伤怀日’。那篇悼文,比写给晴雯的《芙蓉诔》更加凄惨伤怀,开头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