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太原留守
十月,隋炀帝御驾行至东都,在洛阳的行宫停留。 这一次,名义上是接官员家眷回京师,实际上谁也没有收拾行李。大隋的官员们早就看出隋炀帝的心思,他哪里是暂时停留,估计是准备一直待在东都了。 苏威见状,记得团团转,看着天下大乱,生气宇文述误国。可隋炀帝视宇文家父子为心腹,怎么可能会采纳苏威的谏言。苏威见回京师这条路不通,只好退而求其次,想着为朝廷省点钱,留着将来镇压叛军用。 苏威知道隋炀帝在被困雁门期间,曾给士兵们很多承诺,许他们升官发财的梦想。苏威向隋炀帝哭穷,说明财政危机,让隋炀帝加以斟酌。 杨广想起自己在城楼上对士兵们说过的话,只要守城有功,若是普通士兵,直接授予六品官,赐一百匹布;若曾有品级者,可依次增长品级和赐物。 可是现在苏威告诉杨广,国库不足,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官,发得出这么多物。 隋炀帝想想自己这几年又是修运河,又是修建宫殿,还时不时的巡幸挥霍,他一时也无法补上这么大的窟窿。隋炀帝沉默良久,问道:“如何斟酌?” “陛下封赏太重,不如有功者,赏从九品官即可。” 从六品官降到了从九品,布匹赐物什么的,更是不提了。隋炀帝想了想,点点头,“按卿说的办吧。” 可是樊子盖不同意了,他反驳道:“臣知道国家困难,但陛下不可失信于将士,尤其是在此危难之际,更应信守承诺。” 隋炀帝知道樊子盖是老将,在士兵中德高望重,然而这也是杨过所忌惮的。他冷冰冰的对樊子盖说道:“公欲收物情邪?” 樊子盖默然,他没想到陛下会认为自己是为了收买人心,而讨要底下将士封赏的。他默默摇头,不再多说一句。 君主如此多疑无信,将士无不愤怨。隋炀帝和禁军将士离心离德,大隋,真的完了。 可杨广却不这样认为,他根本不在乎什么军心民心,他只在乎自己的名声和脸面。杨广又想伐辽,准备四征高句丽,但是萧瑀在雁门之围中,让隋炀帝下旨宽恕高元。隋炀帝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脸,于是将萧瑀这样的有功之臣不升反降,遂去河池当郡守。 杨广给出的借口也很蹩脚,他对群臣说:“突厥狂悖,势何能为。少时未散,萧瑀遽相恐动,情不可恕!” 隋炀帝认为是萧瑀耸人听闻,故而不仅无功,反而有过。宇文述、宇文化及等都知道萧瑀是解雁门之围的功臣,但谁也不敢为他说什么。 隋炀帝让将士寒心,让大臣无辜被贬,但对李世民这个青年很是器重,于是对李渊也开始重用了。十二月时,隋炀帝命李渊代樊子盖,打击山西起义军敬盘陀等。李渊带着李世民一起征讨。 李渊善谋,李世民善战,父子二人率领几千大军,和敌兵展开激烈的征战。李世民再次向父亲李渊提出大张旗鼓、以少充多的计谋。李渊采用后,敌军果然上当。李渊亲率数百名精锐骑兵深入敌阵,乘胜追击,可惜被敌人捆住。李世民见状,以轻骑突围而进,向父亲那边靠拢。父子俩一起对敌,大获全胜。 此一战,俘虏颇多。李渊吸取了樊子盖的经验,没有像之前那样屠杀俘虏,而是善待他们。乱民见李渊没有赶尽杀绝,于是前后数万起义者投降于李渊。这一仗李渊不仅平息了起义,也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