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回到现场
书迷正在阅读:鬼医小狂妃:暴君,太放肆、喋血魔尊、小说界主、诗与远方,在人间、禅师的文娱、惊世琴音:逆天大小姐、圣纹魔印、地球有个极品仙、子楸杂记、红尘浪迹刀
亚当进去几分钟后,我和李星也走了过去。门口的警察对我们一通盘问,做了笔录后让我们进入宿舍楼。发现尸体的垃圾桶位于宿舍一楼走廊靠西尽头,已被隔离起来。 沿着东面的楼梯上楼,我的宿舍在四楼靠西面,西面尽头有一扇侧门,连接室外楼梯,每层的垃圾桶置于侧门外的拐角处,这里是监控盲区。我打开四楼西边的侧门,朝下望去,可以看见警察在一楼现场勘查。 四处望去,宿舍西面没有其他建筑,穿过一排灌木丛就是爱丁堡知名的利斯河,常有载着游客的小船经过。凶手光天化日之下在此处抛尸,暴露的风险很大,并不符合常理。另一个更大的疑问是,凶手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将尸体抛至垃圾桶,而他应该知道在不久后,尸体必然被发现。也就意味着,凶手并不是抛尸,而是在故意透露什么信息,和彼得森的尸体被放在教授的墓坑里,应该是类似的含义。 稍微观察了一下现场,我回到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趁亚当还没联系我们,我打开电脑网页,输入诺西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页比较简单,显示诺西是一家主营医疗器械的公司,成立于1982年,公司营业地址在爱丁堡王子大街上,除此并没有其他过多的信息。谷歌上的搜索结果显示,企业近年来和多个大学开展研发合作,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其中包括爱丁堡大学。受害人布拉达伊的信息更少,只有出席某大学奖学金颁奖仪式的新闻。 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李星打开门,亚当走了进来。 “现场勘查完毕,凶手基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亚当坐到沙发上,点了一支烟。 “受害人最后的活动轨迹查清楚了吗?”我问道。 “查清楚了,最后一个见到受害人的是他秘书,昨天晚上九点左右,受害人离开办公室,独自驾车回家,从此再无踪迹,直到今天清洁工在垃圾桶里发现他的尸体。”亚当说道。 “那他驾驶的车辆呢?通过他的车有可能追踪到第一案发现场。”我说道。 “是的,根据道路监控显示,他的车最后出现在监控范围内是昨晚十点出城方向,但因为郊区监控探头较少,目前查不到车辆之后的行驶路径。”亚当叹了一口气。 “能让我看一下教授遇害的房间,以及另外两具尸体吗?”我问道。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没有机会接触现场。我深知,无论凶手具备多强的反侦察能力,都会在行凶、处理尸体、处理现场的过程中,留下蛛丝马迹,可能是凶手的身高体重、也可能是他的行为习惯,而这往往可以成为最终破案的关键。教授因本计划下葬,尸体已经过处理,检验价值不大,后两起凶杀案仍没找到第一现场。所以目前唯一具备检验价值的就是教授遇害的现场和另两具尸体。 “教授居所现在就可以去,另外两具尸体等我想想办法。”亚当起身示意出发。我和李星背上行李包,跟着亚当一起走出宿舍。 走出宿舍楼,亚当驾车带着我和李星来到教授的私宅。房间已经解除封锁,亚当用备用钥匙打开房门,我们进入了房间。 “房间基本保持案发的状态,没有发现暴力进入的痕迹,凶手应该是和平进入房间。所以很有可能是认识教授的。”亚当打开灯。 “一楼是客厅和餐厅,摆设整齐,没有被翻动的迹象,案发当天一楼地面有鞋套印记,鞋套印记大概26厘米,对应鞋应该是英码8号。”亚当继续介绍着“楼梯间往上地面铺有地毯,应该是用吸尘器整理过,显得一尘不染。” “你的指纹为什么会留在狗舍?”我转身问李星。 “我也不知道啊,可能我曾经去过那里和哈利玩耍过,但我真的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李星一脸的无辜。 “狗舍上有教授的指纹,或者脚印吗?”我问道。 “有的。”亚当回答。 我们沿着楼梯来到二楼卧室,也就是教授遇害的房间。进入房间,虽然时间过去一周多,但房间内仍弥漫着一股血腥味。书桌前的地面上一大摊暗红色,是血迹遗留的痕迹。 “所有物品摆设整齐,有可能完全没有碰过这些物品,或者就是事后收拾的。犯罪嫌疑人打扫过现场,没有收集到一枚指纹或者脚印。”亚当插着腰,环顾四周。 我一边查看现场,一边回忆取证照片里教授的状态。四处收拾的很干净,唯独一本期刊掉在血泊里,凶手不可能没时间收拾这本书,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书房在哪?”我问道。 “我带你们去。”亚当领着我们走出卧室,下到一楼,指了指餐厅对面的一个房间。 来到书房,与在客厅和卧室的感觉一样,房间收拾的很干净整齐。进门右侧是一面书架墙,一共六层,竖着放满各式书籍。打开书架,我开始寻找期刊所在的区域。 “期刊类书籍在最上册右边。”亚当知道我想找什么,指了指书架最上一排。 最上层稍微有点高,我踮起脚用手指勉强触碰到期刊区域。我拿来一把椅子,站在椅子上,方可轻松的拿取这块区域的书籍。期刊整齐排列,从侧面可以看到发刊日期,这是一套月刊,但并没有按时间顺序摆放,看不出什么异常的地方。 最上一层书架左侧开始都是生物类专业书籍,我突然想起霍森教授和拉里教授合著的那本《消失的世界》,他应该也有保存。但查看了最上三层书架,都没有发现。 我跳下椅子,逐层往下搜索。第四层是社会学科的书籍,有历史考古学,也有政治经济学,教授的爱好确实很广泛。下面的五层开始出现理工科书籍,包括计算机、数学和物理学,大部分都是学术著作类书籍。我不禁感叹,教授真是博学多才,这都能看明白吗,学科跨度区域太大了吧。 我站在书架前,看着这整墙的书籍,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书架有问题!”我猛的一拍大腿。 “什么问题?”亚当和李星异口同声的问道。 “书的摆放位置。”我说道。 “哪里有问题?”李星摆了摆手,表示没看出来。 “书籍的摆放有两个问题。教授常用的生物学科类书籍都放在书架最上端,非常不便于日常拿取。而手最舒服拿取的位置,放置的却是其他学科类书籍。从新旧程度来看,明显生物类书籍翻阅的更多,而这些理工科书籍几乎是新的。这是不合理之一。另外,你们看第三层。”我指了指书架。 “这层书籍摆放有空隙?”亚当用手拿起那本因空隙而无法完全竖立的书。 “是的,这里面每层摆放的书籍数量都很合适,拿取自如。除了第一层和第三层。”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