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章 洗手礼
卢俊义带着阿迪力江给他的帽子,去了庄园后面的果园,这次吃席的地方就在果园里,因为那里不但空间大,景色也非常好,而且还有树荫乘凉。 但当卢俊义走近果园后,居然看见了一个小个子老头在骂人,一旁的买依力和阿合都在劝解,不过看样子老头还是非常愤怒,他不断的在值责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 这位小伙子穿着套头式高领衬衣,衣领上刺绣着彩色的图案,外面套西式背心,打扮的非常整洁,不过他现在满脸都是尴尬和歉意,手里抱着一个红铜打制的水壶,听着老头的指责,一句话也不敢说。 卢俊义听了一会儿,才注意到老人说的居然是维语,也就是说老人是维吾尔族,可惜卢俊义不会维语,不然就可以知道老人在骂什么了,不过看样子应该是那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招惹了老人家。 “唉!兄弟,这是怎么了!”卢俊义向一位民族青年问道。 “那小子给老爷子倒了两次水,就不倒了,这可把等了半天的老爷子气坏了。”青年解释道。 卢俊义看看那位小伙子手里的水壶,又看看另一边洗手的客人,也明白了小伙子为什么被骂,原来是洗手水没有倒对。 “给洗手水”特指西域少数民族民间在礼尚往来的人生礼仪和迎宾待客的社交活动中,主人亲自或特意安排专人向客人掬起的手掌倒水,服侍客人洗手,是使洗手的自然功能与社会人际关系、交友之道得到巧妙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 “给洗手水”的礼俗,通常要视不同情况和场合,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民俗形态: 第一种,对于应邀而来的客人要“给洗手水”。 在西域民间,不论祝贺家庆还是祭奠家难,或者为了娱乐而请客人赴家宴,要根据来客的多少事先安排一两个或几个后生担负“给洗手水”的工作。 担负这项工作的后生,一般都是知根知底,品行端正,穿戴整洁,懂规矩,做事认真的年轻人。 当客人们陆续来到的时侯,等候在门前迎宾接友的主人便迎上去,欠身施礼的同时,热情地伸出双手,这就是非常实用的握手礼。 宾主以握手礼相见,并以温文尔雅的亲切口吻相互问候后,主人便赶忙请客人进屋入席,会再以同样的方式去招呼迎接后面的客人。被主人接待过的客人便由等候在客厅门前的年轻人以“给洗手水”的传统方式来接待。 年轻人肩上搭着擦手的毛巾,右手提着专用水壶,左手端着接水盆,笑容可掬、表情谦恭地请客人洗手。 年轻人右手提壶往客人手上倒水,左手端盆接住从客人手上流下来的水,不把接水盆放在地上而是端着,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一般规矩是倒水三次,洗手三次。客人在年轻人的服侍下洗完手后,接过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手一边以各自的方式表示谢意,然后在专人的引导下进屋入座。 第二种则是对突然光临的贵客要“给洗手水”。 如果有客人突然光临但主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给洗手水”一般在客人坐定,宾主寒暄之后和敬茶吃食之前进行。 以上两种情况下的给洗手水较为典型,但其中有几个细节人们很敏感。首先,主人或代理主人执行“给洗手水”这项工作的年轻人必须把水先浇在自己手上,试一试水的温度。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客人感到水太凉或太热。 其次,倒水时一定要精力集中,不能在不到三遍时就停止浇水,而使客人已伸出掬水的手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尴尬难堪,这是出客人的洋相,是极大的失礼,是一种缺教养、不懂规矩的表现。 现在发生的事情就是这样的,那位小伙子没有倒出第三遍水,这把遵循传统民俗的老人给惹怒了